“什么?”
“炊者,是远古时代守护人间烟火的职司。他们不是战士,也不是法师,只是每日生火做饭、分食济贫的普通人。但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能让食物承载情感,让饮食成为信仰的起点。丰饶之主最怕的,从来不是刀兵,而是这种无声的凝聚。”
她伸出手,指尖触碰他的胸口,那里的心契玉佩骤然发烫。
“你的祖先,曾是最后一代炊者首领。他在大饥荒年代打开皇仓,放粮百万,最终被神罚焚身而死。可他的魂魄未散,化作一缕执念,寄于血脉深处,等待重启之时。”
武云脑中轰然炸响。
无数碎片般的记忆涌现:童年时母亲做的腊味煲仔饭;少年时期流浪街头,靠施粥摊的一碗素面活命;创业初期,他亲手为第一批工人熬制夜宵,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后满足的笑容……原来一切都不是偶然。
“所以……我不是选择了这条路,”他喃喃,“是这条路,一直在等我。”
女人点点头,身影开始淡去。
“记住,真正的战争,不在工厂,不在梦界,而在人心之间。当你让一个人愿意为别人留一口饭时,你就赢了一寸江山。”
话音落下,她消散于月下,唯有那只空罐头静静留在原地,反射着清冷光辉。
武云猛然睁眼,发现自己仍坐在厂区平台,汤碗尚温,林晚秋正望着他。
“你去了很久。”她说。
“几分钟?”
“三个小时。”她皱眉,“而且整个厂区的监控显示,那段时间所有设备都进入了‘静默模式’,连AI都无法唤醒。”
武云低头看向心契玉佩,裂痕似乎愈合了些,渗出的血丝也已干涸。他握紧拳头,心中已有决断。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全体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设在地下三层,防窃听、防窥探、防灵波渗透。除了林晚秋、王耀祖,还有三位来自不同战线的代表:西北干旱带农业恢复项目的陈工程师,东南沿海难民安置中心的心理干预专家苏医生,以及西南山区儿童营养计划的执行官李老师。
“我要启动‘炊火计划’。”武云开门见山。
众人一惊。
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项目列表中。
“解释一下?”王耀祖沉声问。
“简单来说,我们要把飞鱼罐头,变成一种‘信仰载体’。”武云调出全息投影,画面显示的是全球十三个重点配送区域的人口密度与心理状态热力图,“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覆盖两亿人口,但影响力仍局限于‘生存保障’层面。我想让它升维??成为希望的象征,成为抵抗精神控制的锚点。”
林晚秋立刻明白了:“你是想利用食物触发集体共情,构建跨地域的情感网络?”
“没错。”武云点头,“每一次开罐,都是一次微型仪式。我要让人们在吃的时候,不只是填饱肚子,而是想起某个亲人、某段记忆、某种坚持活下去的理由。这些情绪,会通过梦界通道汇聚成流,反哺九位仙官,同时削弱‘丰饶’体系的精神统治基础。”
“这太危险了。”苏医生摇头,“情绪引导一旦失控,可能引发大规模幻觉或群体癔症。”
“所以我需要你们。”武云环视众人,“陈工负责在灾区推广‘共享餐桌’活动,鼓励灾民围坐共食;苏医生设计安全的情绪唤醒程序,避免创伤反弹;李老师则组织孩子们写‘罐头日记’,记录每一餐的感受。我们要让每一罐头,都成为一个故事的起点。”
没有人说话。
良久,林晚秋轻声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不再只是一个企业家,也不是什么灵能契约者……你是在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价值系统,用‘吃饭’这件事,对抗神权。”
“正是如此。”武云微笑,“他们用恐惧统治,我就用温暖瓦解。他们让人害怕饥饿,我就让人记住饱足的滋味。”
会议持续到深夜。
最终,所有人签字同意。
“炊火计划”正式启动。
首站选在非洲萨赫勒地带的一处难民营。那里常年干旱,土地龟裂,联合国援助迟迟不到,极端组织趁机煽动暴乱。武云亲自带队,运送十万罐特制版红烧肉抵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