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来吃,第一次是被人送来的,现在我能付钱了。”
-“老板,我也想‘还一口’,能不能让我洗碗换食材?”
武云看到这张照片时,久久无言。
当晚,他再次进入梦界。
幼树已然痊愈,且更高大巍峨,树冠笼罩整片桃源。而在树下,站着许多人??不是虚影,也不是幻象,而是真实存在于世的灵魂投影:那位非洲画画的小男孩、浮岛上的小女孩、叙利亚高举罐头的母亲、北极的老萨满、小店里的青年……
他们手牵着手,围绕巨树缓缓行走,口中轻唱一首无词的歌,旋律温暖如炉火。
武云走近,听见他们齐声说道:
“我们不是信徒,我们是炊者。”
话音落下,每人额前亮起一点微光,随即融入树身。刹那间,巨木绽放前所未有之光辉,枝叶伸展,竟穿透梦界壁垒,触碰到现实世界的晨曦。
与此同时,全球十三万个正在运作的暖心厨房同步感应,锅灶无火自燃,蒸汽升腾,在空中凝聚成同一句话:
>**“饭暖人心。”**
这一幕被卫星捕捉,直播传遍世界。
许多国家领导人连夜召开会议,重新审视粮食政策。法国宣布废除“流浪汉禁食令”;印度启动“全民厨房计划”,三年内建成十万座社区食堂;就连一向封闭的北欧某国也破例开放边境,接纳首批难民家庭,并在当地建起第一座“梦收+自煮”联合厨房。
而在中国陇西,当年第三十七号帐篷的旧址上,一座白色小楼拔地而起,门楣刻着五个字:
**“留一口饭学校”**
这里的孩子不仅读书,还要学习种菜、做饭、分享。每周五下午,他们会亲手制作一百份罐头,寄往其他困难地区,并附上手写卡片:
“这是我做的,虽然不好吃,但很用心。
如果你饿了,请打开它。
因为我相信,你也曾为别人留过一口。”
武云站在厂区最高处,望着东方破晓。
林晚秋走来,递给他一封信??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他担任“人类饮食文明复兴委员会”首任主席。他笑了笑,提笔在回执栏写下:
>“谢谢,但我只是一个做饭的人。”
然后签上名字,放进一个空罐头里,交给前来取件的快递员。
转身时,他忽然停下。
风中传来细微声响,像是指甲轻叩金属。
他低头,心契玉佩虽已碎裂,但残片仍贴在胸口,此刻正微微震动。而在梦界深处,那扇熟悉的木门再次浮现,门缝透出暖黄灯光。
又有新的小怪物要应聘了。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熟悉的饭香??那是生产线刚刚封装完毕的新一批罐头,带着油脂与香料的气息,混合着人类最原始的期盼。
他知道,明天依旧会有孩子饿着肚子入睡,依旧会有政权用食物作为武器,依旧会有神?躲在黑暗中觊觎人心。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陌生人愿意为另一个陌生人留一口饭,
那么,炊者的火,就会一直烧下去。
哪怕世界再冷,总有热汤可温手;
哪怕长夜再黑,总有一盏灶台亮着。
他推开车间大门,脚步坚定。
“准备下一批原料。”他对工人说,“今天多加一勺肉,有人等着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