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位何大夫的药好。”朱颜就笑。
林三婶道:“邵远是个好孩子,他也是极心疼人的,何大夫的药想必不便宜,他也舍得,你可也要好好待他。”
朱颜心知她是觉得自己从前的经历会让她有一日离开,因此才这么委婉地劝说自己吧!
朱颜不想对她保证什么,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好,于是换了个话题:“小公子怎么没看到?我还给他带了小礼物呢。”
说着将小案灯拿出来,林三婶看了就吩咐一旁的婆子去将林胥书带来。
没一会就见婆子牵着还打哈欠的林胥书手进了门。
果然也很喜欢精致可爱的小案灯。
这是朱颜根据郑学子定制的灯延伸出来的,用的是小孩子喜欢的夸张与萌态的结合简笔画,看上去趣味性高比往日的花鸟鱼虫更灵动活泼。
看林胥书爱不释手的样子,林三婶就真心谢过了朱颜:“难为你的巧思了。”
朱颜客气了两句,不多打扰就走。
送走她,林三婶带着林胥书回了后院,正好撞见嫂子洪氏。
“这灯瞧着真好看,胥书从哪儿得来的?”
林胥书没吭声,手里却紧紧抱着那灯。
林三婶这才解释。
洪氏和小姑子关系不错,俩人一道走,她看着那灯一譬走一譬打趣:“在我们那儿,只有丈母娘会给女婿送灯,意味提醒女婿前途坦荡,这朱娘子忽然送胥书这盏灯,以后莫不是要和你做亲家?”
林三婶只觉得荒谬,却又不好驳了嫂子的意思,就笑了笑:“她在咱家铺子里干的就是这个活,送灯也没什么稀奇的。”
洪氏看她不附和,反倒正正经经的,就收了揶揄,“比起从前的尹娘子如何?”
洪氏在娘家住了些日子才回来,而且她不怎么插手铺子上的事,自然不清楚。
林三婶就道:“听王掌柜说,她人勤快,脑子也灵,适合干这个。”
洪氏就点点头,不再多提。
*
邵远从天不亮就搭牛车回升元县,到时天色已经擦黑了。
天气热了,他没带多少东西,就一身换洗的粗布衣裳和那要上交的十二两银子。
以及交给夏衙内的扇子。
他没打算带着这贵重的扇子回村里去,怕杨桂花趁他不在翻包袱,于是不着急去渡口,而是去了夏衙内书童留下的地址。
这宅子就在县学不远处的背街里,开门的是个年纪大的灰衣老仆,得知邵远来意有些嫌弃地看了他一眼,“郎君不在,有什么事和我说也是一样的。”
邵远并不觉得丢脸,而是客客气气地将包袱里的盒子拿出来展示:“这是夏衙内委托给我的娘子修复的檀香罗扇,这东西金贵,我不敢乱托付您老人家,您看看就晓得我是不是胡诌了。”
老仆多年伺候夏家,只一眼就晓得这不是假的。
当下收了嫌弃的神色,给他指明了方向:“郎君好风流,自打前儿个回来,这几日都在林楼东街巷子吃酒,你要找他就去那处寻。”
正说着,不远处有几人靠近,邵远被老仆推开,却听他道:“你真走运,我家郎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