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你再跑我要ptsd了 > 井里的蛙(第1页)

井里的蛙(第1页)

看着转移复发的检查报告,姜与一向稳重的主治医生第一次忍不住吐槽,“你这还不如白血病。白血病起码就在血液里,还有成熟的治疗方案。你这个,在身体里到处乱跑……”

是啊,姜与笑,无奈。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她没有抱怨也没觉得悲伤,就是,无奈。

无力又,无奈。

姜与联系房屋中介转租。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距离医院四十多公里,她要移植,住在医院旁边都慊远,根本不可能来回跑。

其实在确诊结果出来之前她还抱有一丝侥幸的,这个房子就是她不愿割舍的侥幸。

来北市这些年姜与一直租住在市中心一个老小区,离学校离医附院都近。后来因为房主要卖房,姜云麒图她方便就买下了。虽然姜与当时答应小叔自己会安心接受,但她心里还是想自己给自己筑巢。

这一年事业起步,有了资本,她便重新物色了一个房子。面积更大,采光很好,远离市区,周围环境也宜人,适合给林小熊养老。虽然是租的,但她也没想过未来,没想过在北市扎根。

房子本身装修简单,姜与用心规划布置了一番,很温馨,林小熊也喜欢,她有家了,不,她的人生终于开始了。

她以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的。

看到房子重新被挂出去,姜与世界里最后一面墙也轰然坍塌。她努力恢复正常的外貌,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事业、人际圈子、家,她的人生……一夕之间分崩瓦解。她就像数学题里那只青蛙,一不小心被踢下枯井,她往上爬一米被踹回两米,再爬三米又被踹下去四米,不断爬不断下坠,直至跌入井底。

她再一次被踹回新手村,她又变成一无所有。

昏暗的病房是另一片天地。管子一插,一袋药下去,窗外那个世界便与她再无瓜葛。

Samantha这次和姜云麒一起回来了。姜与身边离不了人,姜云麒在外面奔走,Sam就陪着她。卢白刚开始工作,得空了才能来跟Sam换班。

刚生病的时候姜与的信息就被录入了骨髓库。不只是中华骨髓库,还有台湾骨髓库,甚至姜云麒还在国外找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依旧没有合适的配型。

周遭的朋友,朋友的朋友,能配的都配过了,结果一无所获。在骨髓库找到全合供者的概率本就极低,半合移植技术的出现让更多患者得以有生的希望,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子女也是有父母的。

可是姜与没有。

姜云麒怒了。

医生放话能移植尽快移植不要耽搁。迫在眉睫,姜云麒回了趟姜家,硬拉着一帮身体情况允许的人挨个做了基因配型。万幸去的人里真有一个配上了,论关系应该是姜与的姐姐,HLA相似五个点。

姜与跟姜家没有往来,从出生起在她概念里爸爸家就是奶奶、小叔和小姑。姜爸爸和姜云麒要赡养亲爹又是儿子,跟姜家总归断不了联系,也就是小姑姑脾气倔,早早就把姓都改了。姜与见过一次这些血缘上的亲人,记不住脸也理不清那些关系,她没上心。但那个姐姐,姜与是有印象的。

那时侯姜与大概刚上初中,不知道为什么事连姜与跟她妈都叫过去了。姜与记得那是在爸爸的姐姐家,一个老破小区,进门就是逼仄的客厅,几个老头围坐在沙发上,一派老古董姿态。年轻的男人们站在一旁恭恭敬敬,见姜云祥他们到了,招呼他们进来坐。站在门边的姜与端着假笑一阵尴尬,心想这还有落脚地儿吗……然后余光撇见小姑姑偷偷翻了个白眼。

屋子里气氛压抑,明明是一家人可每个人都端着,各怀心思。爸爸的姐姐,堂姐,姜与该叫一声堂姑妈,送完茶水果盘就退回厨房,不参与他们的话题。姑妈的女儿就是那位姐姐,姜与也分不清是表的堂的。认过人后爸爸就让姜与去找她玩。姐姐那时候已经上大学,姜与也不小了,两人礼貌又不失尴尬地打过招呼,她问姜与要不要吃橘子,姜与接过说了声谢谢,她便没再说什么转身跟她妈回了厨房,全程没给过姜与一个正眼。

没过多久妈妈就来叫姜与,小姑沉着脸一言不发跟她们一起离开。

一下楼小姑姑就失声抱怨,带着哭腔,“他们说的那是什么话?还有小莲姐,妈当年那么疼她她怎么能那样说妈?她女儿对小与那又是什么态度?姐你说他们怎么能这样?咱妈又不欠他们。”

小姑姑情绪很激动,林女士在一旁安慰她别理会这些人,反正以后没机会打交道了。

姜与不知道他们在上面谈了什么,姜与也不了解里面的恩怨纷争,但她不傻,她能听出姑妈热络表面下的阴阳怪气,也能感受到那个姐姐的冷漠不欢迎。她那时候还不理解为什么明明说爸爸是长子是家里老大上面却还有个姐姐,不理解为什么姑妈和姐姐不能待在客厅,不理解为什么爷爷犯了错奶奶离开姜家几十年却仍要被他们恶语抨击。

那个还没姜与卧室大的客厅里,腐朽的廉价烟味只叫人窒息。那是姜与第一次直面重男轻女和封建陋习,她不理解,只觉得那个屋子和她所在的世界隔着巨大的时间沟渠。

知道那个姐姐要做自己的供者时姜与又想起那一晚。姜与揣不明白对方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其实就算姜云麒发了火,也没人能强迫她捐。当然,姜与肯定是感激的,她只是没想到,这个陌生的亲人,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和她重新绑定血缘。

姜与进仓经历了一些波折。

移植有专门负责的医生团队,姜与被分到的那个医生姓黄,移植病区有三分之一的仓位都归他负责的移植组管。仓位多,就能更快排到号,所以大部分病人都希望能分到黄医生手里。殊不知,权力越大,有些人的欲望也跟着变大。床位有限可这么多人都想尽快移植,那就要看谁的“诚意”更足了。黄医生的手伸得大胆,甚至都不需要暗示直接明码标价,价高者得,好处到位了前面有更急的病人都能插队。

姜与还听说有病患给他带了些自家土特产,他直接笑着让人拎回去了,后来那个小地方来的病人硬是在外面拖了好几个月才进仓。但他好歹最后还是进去了,那些没等到仓位错过最佳移植时机的病人,等于直接被宣判了结果。

姜与没问,但她知道姜云麒肯定打点过。其实,但凡活过几年心思不至于太单纯的,谁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大家都懂,也都为此感到不齿,只是没人敢拿性命去赌。

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医院会挑病人。有些人觉得医院是为了数字好看。没错,这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尤其是知名公立三甲医院,僧多粥少,有时候不得不优先治愈可能更高的病人。而姜与恰好就是那个棘手的高危病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