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蹲在一棵小树旁,小心翼翼覆土。女生走过去,轻声问:“你是新来的守树人吗?”
他摇头:“我只是个过客。”
“可你已经在做了。”她微笑,“做,就是身份。”
午餐时,众人围坐分享干粮。一名男学生说起最近新闻:“你们听说了吗?启明城那边出了件怪事??赎心节木牌上的那片桃花瓣,十年没腐烂,反而越发光亮。昨天突然飞走了,据说落进了同行日庆典现场一个残疾孩子的轮椅缝隙里。孩子摸到它,当场睁开眼睛站了起来……医生说是奇迹。”
众人沉默片刻。
老者低声说:“不是奇迹。是回应。”
“回应什么?”
“回应那一句‘你还好吗?’”他望向少年,“十年前那个雪夜,有人问过我这句话。我没回答,因为我已经说不出话。但他还是留下来,给我盖衣、生火、喂药。直到我醒来第一句,也是问他:‘你还好吗?’”
他顿了顿:“从那天起,我就明白了??善不是施舍,是连接。当你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就不再是旁观者。”
饭后,学生们开始栽种新苗。少年主动申请负责一片坡地。他挖坑、放种、浇水,动作笨拙却认真。女生走过来帮忙,一边铲土一边说:“你知道吗?我们学校现在有个传统??每个毕业生都要完成一百件微小善行,才算真正毕业。有人每天帮室友打饭,有人坚持给孤寡老人读报,还有人专门陪自杀倾向者聊天……”
“有意义吗?”少年问,“这么小的事,真的能改变什么?”
女生停下动作,认真看他:“你觉得一颗火星能点燃森林吗?不能。但一万颗呢?十万颗呢?当年地球差点被陨石撞毁,最后是什么救了我们?不是导弹,不是飞船,是几十亿人在末日前夜选择去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一句安慰、一次归还失物……这些小事汇聚起来,就成了光。”
少年怔住。
傍晚收工,他独自坐在崖边看夕阳。远处群山如墨,云海翻涌。忽然,脚边的陶罐嗡鸣一声,一道微弱光芒射向天空,与某颗星辰遥遥呼应。紧接着,地面轻微震动,桃树主干裂开一道细缝,露出内里藏匿已久的卷轴。
他犹豫片刻,伸手取出。
卷轴泛黄,封皮无字,打开后却是空白。正当他疑惑时,指尖触碰到纸面,竟缓缓浮现墨迹:
>**《杂役日常?续》**
>今日,少年醒来,喝了粥,扫了地,挑了水,种了树。
>他没有说自己要留下,也没有说要离开。
>但他做了这些事。
>所以,他是我们的一员。
>善不靠宣言,靠践行。
>不靠天赋,靠坚持。
>不靠完美人格,靠一次次明知无用仍愿伸手的冲动。
>记住:
>最黑暗的时代,从不需要英雄挺身而出。
>它只需要,有人不肯闭眼,有人不愿放手,有人还在问:
>“你还好吗?”
少年读完,泪流满面。
他将卷轴重新放入树缝,转身走向厨房,默默洗起了碗。
夜深人静,老者来到树下,抚摸着陶罐,低声呢喃:“你看到了吗?他又回来了。”
风穿过林间,带来遥远回音:
>“我一直都在。”
与此同时,西域绿洲的考古队再次发现异象。
那块刻有《杂役经》的石板,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动翻转,背面浮现出全新文字:
>**《反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