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媒婆郑重其事地翻开厚重的册子。手指沾了点唾沫,小心翼翼地翻动著脆弱的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她跳过了前面那些条件平平的记录,也跳过那些已经介绍出去的。
直接翻到了近两年记载著条件较好的姑娘信息的部分。
“东城根儿老赵家的闺女在副食店工作,踏实。就是家里弟妹多,负担重了点。”
“钱工长的女儿。高中生,刚进厂当统计员。模样清秀,就是身体好像有点弱”
“西胡同孙老师家的二姑娘。师范毕业,在小学教书!这个好!有文化,工作稳定体面,我记得模样也挺端庄。”
王媒婆的手指在这一条上点了点,仔细看了看备註:“要求男方有文化、有稳定工作、无不良嗜好”
“嗯,跟小李倒是挺配!不过,得再深入了解下姑娘的性格脾气,还有孙老师两口子为人咋样。”
她拿出个小本子,把“孙老师家二姑娘”这条重点记了下来。
接著又继续往下翻看。
“纺织厂周主任的外甥女?”
“小诊所的陈大夫的女儿?”
她看得极其仔细,不时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名字,旁边备註著关键信息,脑海里飞快地盘算著利弊优劣。
此时此刻,王媒婆宛如沙场秋点兵的將军。
李开朗这样的“绩优股”,介绍好了,是她的金字招牌。
介绍砸了,她的招牌也得跟著砸一半。
她必须慎之又慎,务求完美。
哪怕李开朗不是她这么多年介绍的人中,最优质、最好的,但也是名列前茅。
关键还是个潜力股,未来还有发展的希望。
记录下来以后,王媒婆又把李开朗的对象要求翻出来。
“唉!怎么找不著?”左翻翻,右翻翻就是找不著。
“该不会忘了记了吧?我这脑子,怎么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王媒婆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脑袋。
“要不去问问看?不行不行,现在可不行,要是让小李不喜欢了可不好。”
“还是先把姑娘挑出来,看看有谁合適,这几天亲自问问去,看看有谁能成?”
很快,王媒婆就打定好主意,接著翻书一个个看。
可不仅仅只有这3个人在打主意,阎埠贵自然也在打主意。
甚至,就连师父张金武、师娘韩晓卉也在为他考虑。
这么好的一个徒弟,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人没考虑好,怎么能流出去。
“唉,可惜了。”
韩晓卉嘆了口气,看著自家的宝贝闺女张雅,现在还在读书。
当然读书不是关键,关键是李开朗和张雅两人对不上眼,要不然就能喜结连理了。
而主人公李开朗並不知道大家围绕他“找对象”这件事已经暗流涌动,心思各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