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辛弃疾没有说话,只是在心中上下思量着。
论学识,徐姑娘虽然说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出彩,但是放在他们的年代也算是够用。
虽然享受荣华富贵,但却也懂得体贴民生。
善于交际,还很懂得专业的事情要让专业的人来做这一道理,也可以说是识人善用。
自身品质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么多天了,徐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看在眼里,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爱好,更不会以折磨人为乐。
并且他们这么多年的朝廷更迭,以及兵法战术,她即使不能完全详尽,但是也应当皆有所耳闻。
无论怎么想,即使做不到开拓之君,但是当一个守成之君应当也是没问题的。
辛弃疾在这里头脑风暴,思考着若是她当真当了皇帝的利与弊,徐雪筠却说完就忘。
只是和大家一起闲聊时,随口说了两句而已,当什么皇帝,她才不当呢。
她是没有钱还是没有闲,古代的皇帝吃的能有她好吗,虽然她现在的确吃不到什么熊掌狮子之类的,但是她也不爱吃啊。
她连稀奇古怪一点的内脏都不吃。
睡觉没有空调,出行又不方便,没有手机玩耍。
她疯了才跑回千年前当皇帝呢。
众人不知晓她的想法——也幸好是不知晓,不然若是让他们知道徐雪筠不仅连四大美女的名头不想要,就连皇帝的位置也不想要,也不知会做何感想。
白居易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抱着相机等待在一旁。
因着白居易出生之后,唐朝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虽然这样说有些大不敬,但是他也觉着若是要对比的话,徐姑娘这皇帝做不做好像还真没什么区别。
皇帝这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文人心思细腻,旁人都没有看出来徐雪筠的想法,他却看出来了,若是一个本就不会滥用权力的人,那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有什么好处呢?
若是本就不打算杀生,手中掌握生杀大权,又有何用?
只不过他们的朝代,总要有一个人做皇帝的,所以你若不做,那就是旁人来做,自然是自己当皇帝比较好,但是后世——尽管大家都十分默契的没有在天幕中提起过。
可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察觉。
后世已经没有皇帝了吧。
白居易的眸光闪了闪,不知该作何想法,但也像其他人一样缄口不言。
因着有的时候,后世的制度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他们的朝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要有动荡,那就必定会有损伤,而且就像是后世人人都去上学一样,这好吗?这自然好,每一个文人都曾经幻想过这种场面,但凡是接受了儒学思想并且将儒学精神传承下去的人都会很乐于见到这一幅场面。
可他们能直接照抄学习吗?
答案是很明显的。
后世人人都上得起学,那是因为他们可以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地中抽出来,用以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可他们的时代,若是人人都去读书,那谁来种地呢,整个朝代的人就都一起饿死不成。
十之八九的人都在种地,就这人还吃不饱饭。
而且若是没有了朝廷,难道生活就会比现在更好吗,难道就有人去抵抗外族了?抗洪救灾呢?发生瘟疫呢?若是受了冤屈,又要去哪里找人主持公道呢?大家都拿起刀随自己的心意去砍杀别人吗?
白居易看得很清楚,来到天幕上的每一个人都看得很清楚。
这不是说他们羡慕就能立刻转变成的事情,这中间必定会经过格外漫长的时间演变——但这并不就代表他们完全无所作为了!
每一个见识过后世盛况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一团火苗,一团等待着,只要有燃料就可以汹汹燃起的火苗!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真的让人可以随便说出‘当皇帝有什么好?’,白居易觉得自己就算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含笑而寐了。
而为了这副场景能够更快的呈现,他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从天幕上获取好处,无论是粮食,制度,用具,知识全部都像是甘泉一样,被他们疯狂的汲取着。
不过,想必倘若真有那一日,一定会有原受利者和现受利者之间的冲突。
只希望,能够少些伤亡。
*
徐雪筠在路上就拍了很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