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 > 第25章(第3页)

第25章(第3页)

刘启坐在那里,眼神变得无比迷茫。

同样迷茫的还有窦婴,他学的那些学问比较务虚,不够务实,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但是具体怎么做,为什么,他很难搞明白。他只觉得自己从前学过的那些理论受到了无比的冲击,一时间已经对自己那些所学开始怀疑了起来。

刘启跟窦婴两人跟入了魔一般,干脆也不走了,就留在移民署,天天盯着移民署的运作,移民署的官员劝了他们几次,见他们不听,最后也便听之任之,这里也没什么机密,想要复制很容易,只要你肯源源不断地掏钱。

移民署就是这样一个吞钱的怪物,各个作坊还有那些想要开发自己封地的贵族们也对移民署有捐助,为的就是能给自家多弄一些移民过去,但是,这些钱投进来,也就是减少了朝廷对移民署的拨款,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别的不说,给那些掮客的好处就不能少。

这个世上,很多事情的逻辑都很简单,只要生产力跟得上,那就少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是你钱还不够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要不是汉武帝得了自家父祖两辈人积攒下来的家产,就他那个败家子的德性,可撑不住打几次匈奴,不用等到他晚年,中年就要财政崩溃,民不聊生了。

而移民署这边虽说提供基本的技能培训,但是也就是个基础,认识一些常用字,会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九九乘法表,差不多就能成为一个初级的产业工人了,所以,一个移民在移民署其实待的时间并不会很长,然后就会根据他的想法,给他足够多的选择,让他自个选,是想要分田分地,还是想要去工坊做工,另外就是去什么地方,哪类工坊,总之,辽国境内各行各业都缺人,移民从来都是供不应求。

等到搞明白了移民署这边的全套流程之后,刘启和窦婴一方面大受震撼,毕竟,辽国这边居然在短时间内就通过一些特殊的符号,让移民迅速学会了足够的知识,有这样的知识量,这些移民回到大汉,都有资格做地方上的小吏了!而在辽国,这居然只是基础,大家都没将这些当回事,甚至,将这视作是扫盲阶段,也就是脱离了文盲的水平,想要进一步深造,就得进入专门的学校去学习。

刘启和窦婴在意识到在移民署不能知道更多的时候,这才离开了移民署,打算这一路上好好看看辽国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大概是冤家路窄,刘启到达辽国不久,一个规模还算是不小的船队到达了海州码头,所谓的海州,其实就是后世的济州岛,如今辽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发展海洋渔业,海州这边就是一个中转地,在这里对捕捞上来的海产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做成咸鱼、鱼干、鱼松乃至罐头,这也让海州迅速繁荣了起来,这里的码头也成了许多海船停泊中转的地方。

这个船队是南下做生意的商船,船上却带上了吴国的使团。

刘濞消息也算是比较灵通的,他一直对长安的位置有着相当的野望,因此,在他知道了刘昌的身份之后,便觉得有机可趁,另外就是,辽国如今跟吴国也有比较密切的贸易往来,吴国的特产可不只有海盐和铜,还有生丝,刘昌在那里购买了好几个山头用于种植茶树,招收了不少人口采茶制茶,刘濞也是看到了其中的好处,也开始搞起了茶山,只是如今在大汉,茶叶还算是药材,一时半会儿还没能培养出大家喝茶的习惯。

刘濞想要跟刘昌结盟,好一起对抗长安,为此派来了他的太子刘贤,也就是历史上被刘启一个棋盘砸死的那个倒霉蛋!这位倒是没有去长安朝贡,结果看他们的路线和速度,看样子,这会儿他们要在王险城相遇了。

第89章

刘昌之前就得到了长安那边送来的信,自然知道,官面上打着窦彭祖和窦婴名头的其实就是刘启和窦婴,他对刘启其实没什么敌意,毕竟虽说刘启算是受益者之一,但是当日的事情,刘启可没资格参与其中,事后才知道怎么回事,刘昌也不会没事迁怒到刘启头上,实在是犯不着。事实上,当日的事情,真正能做主的还是刘恒,其他人,包括薄太后,都只有旁观的份。

刘昌虽说存了事有不对,就直接掀桌子的想法,但是若是能够让刘恒心甘情愿将位置交给自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像是刘启,或许在那一段历史上,这位留下了极大的名声,作为一个帝王,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但是,刘昌却觉得,自己远比刘启要强,别的不说,刘启当年削藩操之过急,哪怕平定七国之乱其实耗费的时间不长,但是最终也是造成了不少祸患的。别的不说,一个富庶的吴国,就因为这一场乱战,最后却因为战乱,很多年都没能恢复元气。

不过,等到听说吴王太子刘贤也来了的消息,刘昌也觉得有些荒谬起来。

吴国那边,原本刘邦吕后在的时候,还压制得住,刘恒是小宗继大宗,这就让刘濞觉得不服气了,他没想过这天下是刘邦打下来的,他就是想着,自家父亲是兄长,自己算是老刘家的嫡系血脉,不像是刘恒,不过就是庶出罢了,凭什么最后能叫他做皇帝。加上这些年来,他在吴国一番经营,自觉兵强马壮,凭亿近人,有道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作为藩王,实力强大了,自然也就有了问鼎之心。

当然,他可不像是刘长,光长武力,脑子有限,还没怎么样呢,就咋咋呼呼,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不臣之心。所以,明面上,刘濞依旧是个合格的藩王,谦恭有礼,对一干近支宗室也很是讲义气,简直就是宗室里头的忠厚长者,众口相传的贤王。

在许多人看来,刘濞真正生出反心,是刘贤被刘启一棋盘砸死之后的事情。但是,只看刘启还好端端地做他的太子,也没多少人说刘启暴戾之类的话,就知道,这里头不是刘恒如何护短,只怕还是刘贤触动了刘启的底线。毕竟刘启再脾气暴躁,也不至于一盘棋都输不起。

辽国这些年一直在跟南边做买卖,对于三越还有吴国的情况,可比长安那边了解得多。像是赵佗,名义上对汉家称臣,实际上一直在圈地自嗨,他的黄屋左纛一直也没真的收起来,偶尔还是用一用的,私底下还用了不少打擦边球的东西,比如说他也铸了九鼎。当然,老刘家刘邦就不是个规矩人,也没真的规定多少只有皇家能用的东西,他唯一规定的一个就是刘氏冠,也就是一种竹皮发冠,这玩意赵佗本来也不会没事去用就是了。

对南越,刘昌倒是不怎么计较,说白了,赵佗也就是仗着天高皇帝远,私底下图个乐呵,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愿意真的跟汉家撕破脸的。而吴国那边却是不一样,刘濞这人底线很灵活,他做了吴王没多久,刘邦就驾崩了,刘濞那会儿还算是恭顺,后来瞧着风向不对,吕后当权,私底下就有了些想法,在宗室里头表露了一些对吕氏不满的意思,自然引起了不少共鸣。

吕后那会儿也没空跟刘濞计较,毕竟刘濞明面上也没做什么错事,另外也是看在刘濞亲妈的份上,吕后跟长嫂没什么交情,跟二嫂还是有些患难之谊的,所以,吕后也就是私底下警告了刘濞一番,刘濞顿时乖巧起来,不敢多露头了。

但是,等到吕后一死,刘濞其实就有些蠢蠢欲动起来,但是,人家不带他玩,你又不是高皇帝的儿子,就是个侄子而已,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啊!所以,大家联络藩王的时候,就没考虑过吴王和楚王这两系,刘濞倒是想要毛遂自荐一下,但是最终还没等他准备妥当呢,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刘濞的心思,也就是仗着天高皇帝远,外头人不知道,而自家人其实都是知道的。刘贤作为刘濞的嫡长子,也希望自己能从吴王太子升格成大汉太子,这样的心思若是在遇到刘启的时候流露出了几分,刘启不杀人才怪!

刘贤这次过来,打的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心思,挑拨刘昌与刘恒相斗,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以前的时候,刘贤只觉得辽国就是大肥羊,他们拿出来的商品精美,花钱也很爽快,吴国的生丝卖给辽国,利润比得上直接卖丝绸,当然,辽国的丝绸质量也非常好,吴国费了许多力气,也没能织出同样光滑细腻的丝绸来,像是现在,吴国那边,大家都更喜欢穿辽国的丝绸。吴国那边夏天炎热,冬季湿冷,夏天还好说,冬季其实很难熬,而辽国的毛衣还有毛呢乃至羽绒服很顺利就打开了吴国的市场。吴国产铜,会稽的铜山日夜不停地开采冶炼,刘濞又叫人广种桑麻茶树,将生丝苎麻还有茶叶卖给辽国,用这些换取辽国那些堪称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大家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刘贤以前也就是觉得辽国的工匠水准比较高,结果到了辽国之后,刘贤就有些绷不住了!

吴越之地,素来武德充沛,吴国既然有不臣之心,那么自然在武备上下了不少功夫,刘贤一直很得意吴国的甲士,如今到了辽国之后,在看到了辽国那些寻常卫士的装扮之后,刘贤就有些不可置信起来。他根本想象不到,辽国这边,一个寻常巡街的士卒,身上都能穿甲,一个个身板都很是强壮。至于身高其实是有些良莠不齐的,一般中原来的移民身高就高一些,原本辽东本地的民族,身高就矮一些,毕竟,身高什么的,人种是一回事,营养也是一回事,以前辽东这边人是空有宝山,却没法开发,等到刘昌来了之后,借助于更强的生产力,总算对这里展开了初步的开发。大量养殖的家禽家畜以及海洋捕捞给人们的饮食带来了更多的蛋白质,大豆的广泛种植也让人们可以摄入更多的油脂,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了,便是成年人,都能稍微窜一窜,一个个也开始变得愈发强壮起来。

刘贤看到的正是这一些,路上遇到的百姓,就没有那种面黄肌瘦的,相反,绝大多数都很是结实,一个个精神昂扬,光看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如果按照汉家制度,再经过基本的训练,他们随时都能够从普通百姓变成士兵。

发现这一点之后,刘贤原本的那些傲慢也就被压下去了,毕竟,人家一看就比你强,豺狼或许可以驱使普通的野犬,但是若是他们敢打狮虎的主意,狮虎一个不爽,一巴掌就能将它们一拍两段!

刘贤开始怀疑自己的父亲,辽国这么强大,他们不会是与虎谋皮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