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见的各部官员,对于福建清丈后的数据多少都有些惊讶。
福建那地方都能现如此之多的隐田,那全国其他地方呢?
朝廷正是缺钱的时候,既然有如此之多的田地,那就意味着有大量田地赋税之前未被征收。
如果能够找出来,收上税,朝廷的财政无疑会因此宽裕起来。
户部是最积极的,毕竟那些利益原则上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地方士绅和官吏得了。
可他们,却因为朝廷财政困窘而时常遭到同僚催债。
不过,最让张居正感到高兴的是,他今日见到吏部左侍郎申时行,他对清丈田亩的态度让他欣喜。
是的,虽然申时行是魏广德支持的人,一力从翰林院捡拔入礼部,再到吏部,但似乎比魏广德更有担当,表示愿意督促地方上清丈田亩之事。
魏广德在思考大明朝田亩的谜题,而张居正则在思考是否借此机会拉魏广德下水。
魏广德是支持清丈的,但他却不愿意公开表态。
如今申时行支持此事,是否可以把现在由他主导的格局变成让申时行来操作,而他则在申时行之后继续推动这个事儿。
京官里知道申时行得到魏广德支持的人不少,到时候只要把名义上主导此事的变成申时行,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魏广德。
只不过,现在面临的难题就是申时行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做这个差事儿肯定不行。
除非,让他也入阁,以阁臣身份参与此事中。
不过,如果让申时行入阁,那就意味着内阁的天秤会再次有所变化,以现在的情况,他是有绝对把握在关键问题上压制魏广德。
可若是申时行入阁,那他在内阁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限制。
魏广德不知道,隔壁已经在考虑让申时行入阁的事儿,比他还要早。
魏广德不是没考虑此事,只是觉得时机不成熟。
马自强那会朝野多大的呼声,特别是在张居正回乡葬父的时候,就是他入阁的最佳时机。
张居正都不得不表态支持马自强入阁,但最后此事还是被宫里给否了。
虽然没有直接打回内阁的奏疏,但是单就一个留中,就让群臣知道了宫里的意思。
随后,马自强很快就上了致仕奏疏。
既然不能更进一步,继续留恋礼部尚书职位也完全没意思,于是才有了潘晟的上位。
不过张居正现在久居上位,做事也愈果敢。
既然认定了申时行可以成事,还可以扯魏广德的虎皮,让地方官员退让,坚定执行朝廷的政令,张居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其实,下面官员还有不同意见,最大的原因就是内阁次辅魏广德从未公开表态支持张居正清丈田亩的事儿。
许多人,依旧以劳民伤财反对全面清丈田地。
劳民伤财其实也是真的,但长痛不如短痛,这才是张居正要坚持推进清丈的主要原因。
“什么时辰了。”
张居正对外面问道。
很快,他就知道,距离散衙还有半个多时辰,于是他又让书吏去请魏广德和张四维过来说话。
这都是惯例,这个时候其实各房今天的奏疏也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就等着下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