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佾从熙宁初年开始,就早早的纳了投名状。
燕达、苗授这两位殿帅的忠诚,则早已接受了历史考验。
至于文彦博、张方平、冯京这三人?
他们在赵煦上上辈子的表演,堪称是旧党无间道。
特别是文彦博、冯京,可都是卖了旧党的人,换自家平安落地的。
同文馆案、粉昆案,绍圣三大案,两个和他们有关。
不过,赵煦也没打算,真的要捡起熙宁、元丰政治那一套。
他的目的,也只是在宣示——朕是皇考最孝顺的儿子。
自然是要接过皇考的事业。
而皇考的事业是什么?
自然只有他最孝顺的儿子才能定义!
于是,他上前一步,笑着道:“卿等免礼!”
“朕得诸位爱卿辅佐,必可中兴国家!”
“不敢!”群臣再拜:“唯尽死效忠陛下!”
烛光映照着他们的身影,每一个都是那么的伟岸。
赵煦嗯了一声,道:“卿等且先起来罢!”
群臣再拜谢恩后,才纷纷起身。
赵煦等他们起来了,看着他们的脸,说道:“朕今日请卿等来此,除了共同瞻仰皇考御笔文集供奉之地外……便是想在此,与诸位爱卿,共同议一件国事……”
“国事?”文彦博适时的接过了捧哏的角色:“乞陛下明示!”
赵煦于是,便将宋辽两国,已经达成了最新的交子协定,辽人明年就会将约定的十一万两白银送抵汴京,以换取大宋为其新增一百五十万贯交子还有高丽也将岁贡大宋每年十二万两白银的事情,与这些人说了。
群臣听完,都是面面相觑。
还是文彦博,出了疑问:“老臣惶恐,未知陛下与臣议此是?”
赵煦轻轻一笑:“太师有所不知,那高丽本就国小地贫,产出不多!”
“每年二十四万白银的支出,休说是如今的高丽,便是全盛时期的高丽,怕也凑不出来!”
这是实话!
高丽的税收制度和官僚系统,都是很落后的。
基本上,还停留在两汉时代,最多进入了两晋。
要说进步的地方,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柴田科制,就是一个抄了唐代府兵制作业的制度。
可是,大唐的府兵制,立国不过数十年就完全崩溃了。
高丽人立国数倍于唐代府兵制崩溃的时间。
自然早已经烂完了。
加上那奇葩的两班制和庶孽制,搞出来的阶级固化。
说老实话,高丽的老百姓,这样都没有起来造反,杀王氏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