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传来极轻微的响动,像是翻页声。
小舟愣住。
艾拉说过,纸屋已完成使命,不会再接收新的内容。它是终点,也是封存之地。可现在,它似乎……仍在运作?
他迟疑片刻,推门而入。
内部空间比想象中小得多,仅容一人站立。四壁皆是压缩纸页,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全是字迹:有印刷体、手写体、盲文、儿童涂鸦、甚至用血写成的誓言。中央并无桌椅,只有一块悬浮的平板,表面流动着最新涌入的“无声信”。
但吸引他注意的,是角落里一本敞开的小册子。
封面上写着:
**《未命名?补遗》**
他走近,低头阅读。
第一页是一段录音转文字:
>“我知道你不爱我,但我还是想叫你一声爸。”
>??匿名,上传于三年前,未发布,自动归档
下面附着一行新写的回应,墨迹未干:
>“我听见了。
>虽然迟了十年,
>但我想告诉你:
>那一声‘爸’,
>让我在死后也流了泪。”
>??署名:父亲(已故)
小舟的手指微微发抖。
他知道这不可能。死者无法执笔,系统也不会伪造身份认证。可这段话的情感密度太高,逻辑严丝合缝,根本不像是模拟生成。
他翻到下一页。
>“如果那天我没按下发送键,会不会更好?”
>??匿名,社交平台草稿箱提取
回应:
>“你会后悔一辈子。
>但正因为没发出去,
>才证明你在乎。
>在乎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署名:那个你没能告诉的人
再下一页:
>“妈妈,我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小舟,七岁,记忆提取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