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午后,苏婕来到青然家。
“东西都准备好了,”青然从书桌上拿起一叠打印好的纸张,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这是第一期稿子,试试看。姐姐。”
苏婕接过文稿,看到厚厚一沓纸,不由得嗔怪道:“高考在即还花这么多时间写这个。”她的语气虽带责备,眼中却满是感激和爱。
“没关系,”青然笑着拉她坐到沙发上,“就当是写作文训练了。老师也说过,写作要有生活素材,不能闭门造车。”
苏婕翻开第一页,上面工整地写着《当我遇见他》,然后是《雨巷》……等等若干个小标题。
随着阅读的深入,苏婕的脸越来越红。
青然的文笔出奇地好,将他们相遇、相知、相恋的过程描绘得细腻动人。
他巧妙地隐去了会所的背景,将初遇的场景改在了清晨的公交站台,但保留了那种一见倾心的悸动。
而且为了第一期就能吸引住人们,青然是把他们的故事先浓缩起来呈现的,后续再创作,只要在这个基础上讲细节就好。
更让她脸红的是,青然在保持平台规则的基础上,巧妙地描写了两人之间的欲望与缠绵。
那些若即若离的暗示,欲说还休的情愫,读来既唯美又充满张力。
“当他的指尖不经意划过我的手背,我感到一股电流从指尖直达心脏……”
“夜深人静时,我们的呼吸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越了年龄的鸿沟……”
苏婕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发烫的脸颊:“你……你怎么能写得这么……”
“这么怎么样?”青然坏笑着凑近,“这么真实?这么动人?还是说……”他故意压低声音,“这么色?”
苏婕轻轻打了他一下,却掩饰不住嘴角的微笑。
青然确实有文学天赋,他添油加醋地描写着两人的故事,却又不失真实的情感。
最重要的是,整个故事既符合平台规则,又能让听众感受到那份炽热的爱与欲。
“你觉得怎么样?”青然期待地问,“我还写了几期后续的大纲。”
苏婕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很好……真的很好。我没想到你能写得这么……”她停顿片刻,再次寻找合适的词语,“这么催泪。”
青然露出满足的笑容:“那我们今天就录第一期?”
苏婕又翻了翻稿子,心跳依然未平复。
这个大男孩真的很懂得如何用文字撩拨人心,她几乎能想象到,当自己用声音读出这些文字时,会有怎样的魔力。
“第一次相遇的故事,我做了些改编,”青然解释道,“但保留了那种感觉。先试读一下。”
苏婕点点头,翻到第一页,深吸一口气,开始娓娓道来:“那是一个特别的清晨,阳光还带着初春的凉意。我站在公交站台,上完夜班的我身心疲惫地等待着回家的车……”
她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天生为讲故事而生。
随着叙述的深入,那段记忆渐渐浮现——实际上,他们的初遇是她从会所下班时,青然正好上学。
她那时像一只破碎的蝴蝶——青然曾多次这样形容。
“……他的目光纯净得让我不敢直视,那种眼神,仿佛能看穿我所有的伪装,直达我疲惫的灵魂深处……”苏婕念着,喉咙微微发紧。
当读到两人第一次肢体接触的描写时,苏婕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颤抖:“他的手指不经意划过我的手背,那一刻,我感觉有电流窜过全身。多年来筑起的心墙,在这个比我小许多的男孩面前,竟开始出现裂缝……”
青然把苏婕作为单亲妈妈的时间拉长了,确保在去掉会所身份的基础上,两人快速递进的感情看上去更令人信服。
文字虽然没有直白地描述情欲,但那些精心挑选的词汇和微妙的暗示,读来却充满张力。
苏婕念着念着,感到自己的呼吸渐渐困难,脸颊发热。
“……夜深人静,当他的呼吸轻轻拂过我的耳畔,我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抗拒这份感情。年龄,身份,世俗的眼光,所有的阻碍在那一刻都变得不再重要……”
苏婕停下来,喝了口水,对上青然含笑的眼睛。他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他的触碰如此温柔,却又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炽热。当我们的唇终于相触,我感到自己像个十七岁的少女,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
念到这里,苏婕已经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
青然的文字太过撩人,那些隐晦却又充满暗示的句子,让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两人亲密时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