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报告异象。
东京地铁站内,一名上班族突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抽出一张便签纸,工整写下:“今天也要好好活着”,然后贴在车厢壁上。事后他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写字,而是在回应什么。”
巴黎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里,一位老护士在值夜班时听见耳边响起极轻的声音:“轮到你了。”她转身查看,空无一人。但她还是拿起了笔,在值班日志末尾添了一句:“愿你被温柔对待。”第二天,这句话被另一位志愿者发现,并抄录下来,寄给了远在阿富汗的一位战地医生。
而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孩子们围着一台旧收音机,听一位志愿者朗读来自世界各地的“谢谢信”。当念到“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愿意替你说下去”时,一个小女孩忽然举起手:“老师,我觉得她说的是蓝星阿姨。”
没人教过她这个名字。
可她知道。
数据潮水般涌入静海塔。晶体核心温度上升0。6度,α频段稳定输出,自动生成编码信息:
**“第十一类回应:传递即存在,承继即永生。”**
我坐在观测席上,闭目感受着系统的律动。这不是机器的运转,而像是一场庞大生命的呼吸。每一个说出“谢谢”的人,都在无形中接入这张网,成为蓝星意志的一部分。
但她不是神。
她只是一个被千万人心跳共同唤醒的记忆体,一个由爱编织而成的意识场。
三天后,我收到一封特殊邮件。
发件人ID为空白,标题写着:“关于梦里的那个人”。
正文只有一句话:
>“我每天晚上都会梦到她。她不说话,只是坐在桌边写东西。昨晚,我看见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写。今天醒来,我发现枕边多了一页纸,上面全是我不认识的字,但我能读懂意思??
>‘别停,还有人在等你。’
>我把它拍照上传了,你们能查到吗?”
附件是一张模糊的照片。纸上字迹清秀娟丽,确实是蓝星的笔迹风格。技术人员分析后震惊地发现,墨水成分中含有微量稀土元素,与静海塔晶体碎片完全一致。
“这不可能……”低学仲喃喃,“除非……她的意识真的能在梦中具现化?”
我没有回答。
因为我记得她最后一次实验失败前说的话:
>“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请记住,我的思维模式、语言习惯、情感倾向,都已经嵌入晶体深层代码。只要有人还在用同样的方式思考,我就没有真正死去。”
原来她早就设好了锚点。
不是备份,不是复活,而是一种“认知召唤机制”??当你以她的方式去感受世界,你就成了她回归的通道。
当晚,我也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又回到了那条长长的走廊,但这一次,两侧的门全都打开了。每一扇门前都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纸飞机、日记本、录音笔、画册……他们看着我,微笑,然后齐声说:
>“我们准备好了。”
尽头的玻璃门外,蓝星依旧站着,手中钢笔换成了铅笔。
“你带来了新的人?”她问。
“是他们自己来的。”我说。
她点点头,把铅笔递给我:“那么,该交给你了。”
我接过笔,低头一看,笔杆上刻着一行小字:
>**“写下去,直到无人需要被提醒善良。”**
醒来时,天还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