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世一样,每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弘文馆的学士大儒们会出题考校馆中学子,以此验明学业高低。
身为一个学渣,李佑对这一类的考试,可谓深恶痛绝。
每个月逢一、三、五之日,李佑需要去弘文馆进学,二、四、六、七、八、九之日,则由薛大鼎教导。
每旬末尾一天,也就是第十天,李佑才可以休息。
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也就是说,李佑一个月只能放三天假,其余日子里,则要轮番接受薛大鼎和弘文馆的煎熬,苦逼的李佑,自然叫苦不迭。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潇洒不羁的李佑来说,逃学什么的,那都是家常便饭。
李佑是燕王,皇帝的子嗣,他要逃学,薛大鼎和弘文馆也无可奈何,只能上报皇帝。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不思进取、轻狂恣肆的皇子,李世民除了偶尔训斥几句以外,也无暇腾出功夫去管教。
烂泥既然扶不上墙,何必去扶?
过了门下省的府邸后没多久,李佑来到了熟悉的弘文馆。
果不其然,馆内隐隐传来人声,李佑慢悠悠走了进去,放眼一看,上到太子李承乾,下到六皇子李愔,此刻全到场了,独独缺了他老五。
李佑十五岁,李愔十四岁,其他的弟兄年纪尚小,还不能进入弘文馆学习。
至于后来成为唐高宗的李治,现在只不过是个五岁的娃娃,更别谈进弘文馆了。
眼前这场皇子专区考试,主考官是大唐国子祭酒孔颖达,大唐十八学士之一,孔子三十一世孙,当世名儒,同时也是太子府长史。
此时,孔颖达正向五位皇子传达李世民的重要讲话精神,见到李佑这时才来,也不恼怒,微微示意后者找个位置坐下来。
李佑环视了一圈,默默地在最后方寻了个蒲团,跪坐下去。
其他皇子早对老五翘课迟到的行为习以为常,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听着孔颖达讲话,没有理会李佑。
“此次考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此之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今天下已定,圣君在位,四海承平,王道盛兴。时至今日,诸位殿下亟待之务,乃修身养性也。”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古之圣贤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孔颖达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连篇累牍,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絮絮叨叨,婆婆妈妈,罗里吧嗦的一番讲解下。
“大好时光,怎能浪费?”
李佑终于入睡了。
皇帝群里,也随着李佑这么一睡,顿时热闹了起来。
嬴政:“娘希匹,这老头儿比上个老头儿还该杀!来人,挖坑!”
刘邦:“朕当年弃笔从戎当了个泗水亭长,还真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曹操:“群主此次恐怕在劫难逃了。。。。。。”
杨坚:“朕深以为然。”
赵匡胤:“盲猜群主被群嘲。”
朱元璋:“这次他要是能躲过,朕当场就把这尊红衣大炮吞了!”
努尔哈赤:“我不信,为什么要吞红衣大炮,难道是红衣大炮好吃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