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黎有些犹豫,他看着老人那祈求的眼神,心中挣扎。
他觉得自己读了几年圣贤书,不能见死不救,可刘三说的也确实是实情。
他们现在连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每天除了野果就是虫子,朝不保夕,又怎能养活一个婴儿?
老人似乎听懂了他们的对话,眼中的希望渐渐熄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抱紧怀里的婴儿,声音哽咽地说道:“罢了罢了,是我老糊涂了,不该拖累你们。”
“你们是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愿老天爷保佑你们平平安安。”
说完,老人用残余的力气起身,抱着婴儿摇摇晃晃朝着田埂的远方走去。
周围是一片狼藉,本应该长大的稻穗早已经被叛军割去。
“走吧,在这乱世里,心不能太善,”刘三叹了口气,“太善,只会害了你自己。”
董黎擦了擦额头,收回目光,认真道:“我知道的刘哥,谢谢你了。”
若是没有刘三,董黎恐怕无法从叛军的攻城中逃出来。
见孺子可教,董黎真的听进去了,刘三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道:“走吧,还有很长的路。”
两人继续往前走,沿途的景象愈凄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那是尸体腐烂散出来的味道,令人作呕。
董黎用袖子捂住口鼻,眉头紧皱,心中愈悲凉。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有哭声,有喊声,还有讨价还价的声音。
董黎和刘三加快脚步,走近一看,只见几个面容憔悴的妇女,怀里抱着孩子,眼神麻木。
站在她们身旁的男人凶神恶煞,正对着她们怀里的孩子指指点点,压低声音说着价格。
一个年轻的母亲,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泪水不停地流下来。
她的孩子大概只有两三岁,还不懂生了什么事,只是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一个买家走上前,捏了捏孩子的胳膊,说道:“这孩子太瘦了,不值几个钱。”
母亲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她哀求道:“老爷,您就行行好,把孩子带走吧,我实在是养不活他了。只要能让他有条活路,您给多少钱都行。”
买家冷笑一声,说道:“就这孩子,最多给五文钱。”
母亲听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颤抖着声音说道:“老爷,五文钱怎么够啊,这孩子可是我的命根子啊。您再多给点吧,求求您了。”
买家不耐烦地说道:“五文钱已经不少了,你要是不愿意,就别卖了,这乱世之中,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你还想怎样?”
母亲犹豫了一下,看着怀中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说道:“好,五文钱就五文钱,只要孩子能活下去就行。”
说着,她把孩子递给了买家。孩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拼命地挣扎着,小手在空中乱抓,嘴里喊着:“妈妈,妈妈。”
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地抱住孩子,不舍得松开。
董黎看着这一幕,明白过来。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史书中关于乱世的寥寥数字,是何等的沉重。
卖儿卖女,只是开始,如果乱世持续,只怕后面饿殍遍地的时候,易子而食,都是常态。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想起了双双,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平安。
想着想着,董黎就忍不住哭出声来。
这一哭,周围那群麻木的人也跟着哭了出来,悲戚的额声音飘飘荡荡,飘不进天边垂落的夕阳。
saqu。。sa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