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掌权者而言,手底下要有忠臣,也要有奸臣。
清流自诩忠臣,把那些现实派的官员都认为是奸臣。
然后在下面一心想要作出成绩,然后升迁,取代这些奸臣,让大明国泰民安,河清海晏。
出点是好的,只不过太过于理想化了。
忠臣和奸臣之别,就如同长江黄河。
清流似那长江,汹涌澎湃,为大明带来滚滚生机,如同长江奔腾不息汇聚,他们在改革的浪潮中冲锋陷阵。
而那些个所谓的守旧派,恰似黄河黄河虽有时泥沙俱下,但它孕育着无数创新的源头。
也只有李善长这种人,私忠非忠,似奸非奸,才能弹压群臣,平衡朝局,就如同黄河滋养两岸土地般,为大明的长远展奠定根基。
这群清流们,他们的思想太过理想化,仿佛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沉浸在书中描绘的美好盛世。
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及时做出改变,那么他们想要登上高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运气好一些的话,他们或许会被雪藏起来,从此默默无闻,而运气差一些的,恐怕只能灰溜溜地回家去种红薯了。
无论是长江还是黄河,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能因为黄河中含有泥沙,就对其弃之不顾,同样,也不能仅仅因为长江的汹涌澎湃,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大明的展需要长江和黄河协同共进,相互补充,才能保持平稳和持久。
这些直臣们虽然品德高尚,但他们看待事情往往不够全面,不懂得相互补充的道理,这样又如何能让大明这条大船平稳地远航?
而且在朱雄英的眼中,李善长既可以被看作是奸臣,也可以被视为忠臣。
同样的,以北宫折雪这个状元郎为的清流们,他们既可以是忠臣,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奸臣。
一旦踏入权力这盘棋局,一个人的忠奸善恶便不再由他自己说了算,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你对未来有何规划呢?”马秀英目光柔和地看着朱雄英,轻声问道。
朱雄英略作思考,然后沉稳地回答道:“接下来,我打算着重推进土地改革,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可以让百姓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从而激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修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交通的便利将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展,此外,我还计划屯田练兵,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训练骑兵。”
马秀英微微颔,表示赞同,接着话题一转,问道,“最近二丫头可有给你写信?”
朱雄英摇了摇头,解释道,“表哥说他现在被监视得很严密,想要送信出来非常困难,所以,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否则他不会轻易与我联系。”
马秀英面带微笑,若有所思地说道:“李家有如此出色的后人,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啊!只是不知道她是否能够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辅佐你治理国家,安定邦国呢?”
她的声音虽然平淡,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期望和担忧却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马秀英也清楚地知道,权力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挑战。一旦朱雄英继位,李景隆必定会成为第一权臣。
而权力的诱惑往往会让人迷失自我,引各种问题。所以,她对李景隆的未来既抱有期望,又有些许担忧。
不过,马秀英也明白,只要李景隆自己不犯错,不引起帝王的猜忌,那么他安享晚年应该不成问题。毕竟,他是李家的后人,有着一定的背景和根基。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