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又不傻,反而很有自知之明。
虽然自己的武力比自己老爹还厉害,但是论起排兵布阵,自己还是没学到自己老爹三分。
再说了,动脑子多费劲儿啊。
自从常茂看到这鲸鱼之后,一路上都在想怎么能弄一只来尝尝味道。
为了想到办法,常茂都开始动起了脑子。
只可惜,没想到。
朝廷开始针对东瀛计划,北伐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毕竟只要东瀛的金银运回来,大明就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大军北伐,一战灭东瀛。
而民间的粮食是足够的,抄了那么多官员的家,得到的粮食也不少。
江南可谓是一鲸落万物生。
许多派系在迅崛起,江南跌落神坛,被打压了下去。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敢带头,你身后就肯定有许多盟友,甚至这些盟友你都不认识,但你们目标是一致的。
朝廷决定平了江南,淮西马上就上去撕咬江南,其余派系马上跟上,把偌大的江南集团蚕食掉。
如今,江南集团被踢出局,高层已经没有了江南集团,甚至中层的也不多,大多都在中下层了。
江南跌倒,北方吃饱。
在朝廷一系列政策偏移北方情况下,北方迅崛起。
而新的官员体系在今年也逐步落实稳定下来。
按照新的计划分工合作。
地方官再也不是一把抓了,执政的官员你就老老实实执政,对于的就别管了。
负责商业的,人员升职调动的,带动经济的等等等等,都交给副手,一人负责一块地方。
权力的分散,就注定了当官的需求大。
但是人数不够,所以就出现了普通人家里买官的情况。
朱雄英对此也睁只眼闭只眼。
不过却吩咐锦衣卫盯紧这些买官的人,上任之后不说勤政爱民的,只要不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一些小打小闹就随他们去。
但要是搜刮民脂民膏,那就直接抄家流放。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落实的。
得慢慢来。
新的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天,朱雄英在书房批阅奏折,徐妙清在一旁红柚添香,夫妻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倒也真像一对儿金童玉女。
而朴道斯来禀报,曹国公李文忠求见。
“殿下,那臣妾就先下去了,不耽误殿下处理政务。”徐妙清放下了墨条。
朱雄英拉住了徐妙清,“不必,现在没有后宫不得干政这一条,听听也无妨,说不定孤还需要妙清帮孤参考参考呢,你姐姐有执政天赋,已经去地方上司牧一方了,孤也想看看爱妃能不能做好孤的贤内助。”
“殿下讨厌,臣妾执掌六宫,已经很累了,殿下还要臣妾帮你参知政事,臣妾才不依呢,臣妾还是先下去了。”
徐妙清福了福身,就准备退下。
朱雄英伸手一捞,直接把人捞到怀里坐着,“让曹国公进来吧。”
“是。”朴道斯下去带人了。
徐妙清红着脸,“殿下你干嘛,这要是传出去,小心御史弹劾您沉迷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