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榆点点头,看着林栩之,一时有些紧张,不知道他会怎么评价她的音乐。虽然她从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可他是林栩之。
“方便的话,坐下来聊聊吧。”林栩之说,看虞榆坐下后,他问,“你想喝点什么?”
虞榆要了杯金汤力。
林栩之和贺秋也各自又点了一杯。贺秋说:“我们都已经喝了六七杯了,听你的歌好像很难不喝酒。”
确实虞榆每次演出,都会让酒吧的酒水营业额翻好几倍。
林栩之问:“怎么买你的专辑?”
虞榆愣了片刻,这算是对她的认可吗?她说:“我可以送你,我车上就有。”
林栩之却摇了头:“不可以,你支持过我的专辑,我怎么能白拿你的。”
虞榆一时又无法判断他这行为是认可,还是“回礼”了。
她不擅长多客套,他看起来也是认真的,便拿出手机:“那请等一下。”
她记得是通过什么链接……她在陈朔运营的微博里找到了,拿给他看,“在这里买。”
“我加你微信,你把链接发给我吧。”
“好。”虞榆不怎么用手机,点开微信,手指直接开始习惯的操作,点开了付款码,在灯光略微昏暗的酒吧里,亮得过分。
“……”
贺秋在一旁笑出了声:“应该很多人会想加你微信吧,你怎么好像不习惯一样,是对着偶像紧张了吗?”
林栩之看向他:“别说什么偶像。”
“偶像怎么了,多好一词啊。”
虞榆调出个人二维码,一边肯定这个用词:“确实是我的偶像,我是因为你才学音乐的。”
林栩之挑了下眉,有些诧异,接着点了点头:“那你完全是青出于蓝了。”
“滴”的一声,对方扫描了她的二维码。
已经和“林”成为了好友。
“看起来你不经常用手机。”
“嗯。”
“为什么?”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林栩之点开链接,里面有虞榆目前为止出过的八张专辑,但还能买的只有四张,其中一张有黑胶版。他听贺秋说今天她演出的曲目是哪张,接着全都下单了。
“你好高产。”林栩之对虞榆说完,问贺秋,“每张质量都这么高吗?”
贺秋比了个大拇指。
虞榆写的比发的更多,很多不够连贯,没办法被放进一张专辑的,她都只是留在电脑里面,等待有一天被补充完整。
五年前陈朔正式来当她经纪人,帮她发行专辑之后,她就保持一年一两张的速度。她其实并没觉得算多么高产,一年中还是休息的时间更多。
但相比起林栩之来当然是高产了。
林栩之问她:“你怎么能保持创作热情的?”
“……不知道。”她没有刻意做过什么,意识到自己喜欢音乐后,这种热情好像就没有消退过,已经化作呼吸,成为了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最近,虞榆也察觉到创作热情更为高涨,写完一张专辑还能写,她说:“也许,你可以试试养狗?”
“养狗?”听起来是有点无厘头的建议,林栩之问,“为什么?”
“每天给它喂饭,陪它出去玩,看到它的笑脸,很开心,很不一样。”
林栩之点头:“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让生活更多元一点,人不可能只跟音乐,而完全不跟现实打交道的。我现在也确实在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