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仁坐回到座位上,闻言只是问:“当年我年纪也不大,宫里的事请有些记不清了。那一年除夕长宁王回京,四月离京之时却将砚书留在了京中,之后几年一直在宫里抚养……”
“从那一年除夕直到长宁出嫁,可是一直都在京中吗?”
韩丞想了片刻,说:“老臣记得,第二年,季桓就死在西北了。陛下特许钟远山带着长宁殿下去西北收殓尸身回京,之后殿下确实是一直在京城里的。”
盛景仁追问:“可有人见过她么?”
“册封之后,长宁殿下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所以陛下特地下旨准许公主在宫中修养,概不见外人。”
韩丞话音一顿:“难道殿下的意思是……”
“还不确定。”盛景仁摆摆手,“但如果真如我所说,季砚书这些年都不在京城,那我们的处境就有些危险了。”
韩丞沉默不语,季砚书本来就是长宁王独女,北境军旧人。如果她就是一介女流,纵然有些傲骨,既嫁了人,那万事也由不得她。但她要是还在军中摸索过,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韩丞:“年代实在是久远,当初陛下下旨不许别人打扰长宁殿下养病,负责的宫女太监实在是稀少,时过境迁,应该是不太容易找全了。”
盛景仁:“舅舅不必担心,我有时间去问一问母后,当年的事请虽然不易,但也不是全无线索。”
韩丞拱手劝道:“若长宁殿下当年真的去过北地,那大殿下就不能再手下留情了。”
“斩草除根的道理我明白,不用舅舅提醒。”盛景仁慢慢地说,“倒是济明,就算是贪玩一点,这么多年也该玩够了,什么时候也该收收心,找些正事做,舅舅不要一味溺爱。”
韩丞不动声色地将话挡回去:“犬子是个没能耐的,无心庙堂,想来也有不了什么大出息,殿下就随他去吧。”
盛景仁睨了一眼韩丞,轻笑了笑,不置可否。
“舅舅下去吧,风寒露重,小心身子。”
“多谢殿下,老臣告退。”
韩丞从大皇子的帐子里退出来,外面伺候的管家给他披了衣服。慢慢朝着回去的方向走着。
管家年纪大了,年少时就被卖入相府,也算是看着韩弋长大。刚在外面听了一耳朵,虽然知道不该他多嘴,但是心里担心,只好硬着头皮开口。
“相爷,要是殿下真有问题,那咱们小少爷岂不是……”
韩丞看了他一眼,管家知道自己多嘴,只好闭上嘴不再问。
韩丞又叹了口气:“他只要不掺和进这些事里,就出不了大事。季砚书对他就算没有情谊,到底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如若大皇子坏事,看在这点情分上,总不至于不管不顾。”
“若是大殿下成事……”韩丞笑道,“那就更不必多说了。”
管家听了这话,勉强松了一口气:“老爷当时帮少爷求娶殿下,是早早预备这个吧。”
没想到韩丞却摇了摇头,想起这个逆子,似乎是有些头疼,无奈的捏了捏眉心:“这倒不是,这亲事是那小子当时在我房间里撒泼打滚求来的。”
另一边,季砚书安慰好长昭,刚回到帐里,就看见从外面拿着药回来的侍书。
季砚书喝了赤霄端来的茶,不由得感到欣慰,这小丫头一开始只会搞得一团糟,这才短短几天,就连茶都泡的这么好了:“怎么样了?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侍书摇摇头,赤霄看见侍书回来,自顾自地退出去,侍书来到季砚书身边:“韩大人……比较怕疼,上药费了些时间。”
季砚书:“……”
侍书:“我今天已经将殿下猎的皮毛收拾好了,等回王府的时候可以给云姨。”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们分了吧,不用管我。”季砚书摆摆手,随后话音一转,“对了,那张虎皮呢,拿来我看。”
猎苑出现猛虎,还伤了朝廷要员,这事一定要让皇帝知道的。季砚书今天暗暗和盛云骁说了,盛云骁倒是没什么表示,找了负责这件事的人麻烦,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不宜大肆宣扬,怕引起慌乱。
侍书一言不发,将放在箱子里的虎皮拿出来,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没看出什么名堂,但是皇家猎苑,负责的人有几个脑袋敢有这种疏忽?
但如果真是人为,放只猛虎进来,是为了什么人?
为了韩弋,盛景仁,还是……
她?
“殿下。”侍书在一旁开口,“奴婢赶到的时候,见大殿下的人手在收拾那老虎尸体,便留了心,悄悄看了那些人拿走的另一张皮,那虎头的左耳侧有孔洞。”
“有洞?”季砚书重复了一遍,中原不多见猛虎,但是西域那边却有人专门以豢养猛虎为生,每逢年节,就有西域人千里迢迢赶猛虎进京表演赚钱。
本来也可以贩卖,但是老虎这东西,达官显贵平时看个刺激新鲜就算了,对于饲养没什么兴趣,再说猛兽性野,要是不小心伤了人,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季砚书和钟沁算是其中异类,京郊皇帝别宫早年间就曾豢养过一批西域进贡的猛兽,二人胆大又调皮,趁着随行陛下避暑时去瞧过,她记得西域人大多都会在猛兽的两耳中穿孔佩戴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