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招赘,张氏忽然想起前阵子家里帮过,在家里住过些日子的那人来,别不是公婆心里打着招赘这人的主意吧?
张氏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
别的不说,单看这人条件,就独身一人,来这边投奔亲戚故旧。
这且不说,有两回这人过来送猎的山鸡,或担了柴来,张氏偶尔也瞅过两眼,人不丑,甚至可算得相貌堂堂,单这么看着,也是有把子力气,是个能干的,就连张氏都不得不承认这人确实是个招赘的好人选……
不行!得赶紧想个法子才是,可不能让爹娘给元娘招赘,张氏心里拿定主意。
这里说起李元娘来,就不得不说说李家的情况。
李家住在李家镇上。
而这李家镇据说原是个军镇,如今军镇虽是早就没了,只是到底比普通的村子经济繁茂些,倒成了除了兴庆县城以外十里八乡难得的繁华所在。
附近村子的人家多到此处买卖自家地里物产和生活需用,倒是比去县城便利许多。
因此镇上也有好些商户,街道上开了各种铺面。
李家就是其中之一,开了家不大不小的杂货铺。
而李家二老极偏疼闺女李元娘,这里却有个缘故。
李元娘是李家李山,人称李老爷子和发妻王氏的老来女,上面还有个哥哥叫李扬,大着李元娘十四五岁。
李老爷子和王氏只李扬和元娘这一双儿女。在李扬之后中间也曾有两个孩子,可惜一个都没站住,早早夭了。
眼瞅着年岁渐大,王氏本以为不可能再有,只得李扬一个独苗苗,结果快四十上又有了。
因着前面两个早夭的孩子的缘故,王氏身体算不上好,年纪如今又大,这一胎便怀的有些艰难。
这孩子正生在了正月初一,生下来身体就有些弱,李老爷子便给起了元娘这么个名字。
因生的日子大又是幺女,身体又弱,怕不好养,便想着起个元娘的名字来压一压。
然而世事难料,没人知道快两岁时的一场高热,原本的李元娘没熬过去,于是这芯子就换了,换成了现在的李春华。
李春华来到这个世界整整十三年了,
时间一年年过去,一转眼就已经十几年,反倒是前世在的那个世界的一切仿若一场长长梦境。
既然来了这里代替了原本的李元娘,那她就要替李元娘在这里好好生活。
而李老爷子夫妻对她疼爱有加,如今李春华心里是真把他们当成自己爹娘。
而这给李家送山鸡和柴火的这人,却不是别个,正是李家前阵子帮了如今在青山崖安顿下来的赵泽。
说起李家前阵子帮了赵泽这件事和元娘也有些关系。
那阵子连着下了几场的大雪,这一日,元娘早起,看到院子里的雪已经打扫干净了,想着定是大哥收拾的。
抬头果然看到大哥准备开院门,想是要把门外的雪也一并打扫了。
忽然听到大哥“哎呦”一声痛呼,元娘本是想去厨房帮嫂嫂一起做早饭,听得这一声,赶紧跑去院门口看个究竟。
发现院门檐下正坐倚着一个人,大哥的手腕正被这人牢牢抓住。
那人听到又有人来,抬头一望,正和元娘看个正着,元娘只觉得这人,眼神幽深犀利,不禁心里一惊。
“哥,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看到门边有个人,想着昨夜雪大风冷别是冻僵了,就试探着去推了下。”李扬赶紧对妹妹说道。
那人低低道了声:“抱歉。”
便用手一撑地要站起身来离开,元娘便看到那人的脚似乎是冻伤了,很是严重。
这样的冷的天,穿的竟然是双草鞋虽然鞋里也絮了些草团,但是鞋损的厉害,脚上冻伤已经开始溃烂,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伤了脚上血脉经络。
到后来才知这人忙着赶路,原来的鞋坏了,一时买不上合适的。
毕竟现如今的各人的鞋大多都是自家做。后来暂时买了双草鞋将就着,谁知来到永安府这边的天气异常,各处早早下雪,脚自然就冻伤了。
这情况元娘终究是无法视而不见,于是抬眼看了下自己大哥。
李扬有些犹豫,但还是开了口:“不知道这位兄弟要去哪里,这雪虽是暂时停了,看这天只怕后半晌还要下起来。你这脚,也得找个郎中看下才好,不如先在我家暂时避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