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苓山的路上,陈云筝给姜青岚讲了诸多横秋会的事。
实际上横秋会并不只是剑道盛会,剑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符咒、御器,炼丹等术法各有切磋比试,只是因为其名源自横秋剑,这场九年一届的盛会便以剑道为首了。
就连之后进入秘境,也是各领域优胜者组成队伍由剑修带队。
“不过,师叔,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姜青岚从刚买的糖葫芦上咬下一颗山楂,边嚼吧嚼吧边问。
“因为你风流倜傥剑术高超的师叔我拿过横秋会的魁首啊,哦嗬嗬嗬嗬……”
陈云筝满脸自得,等着听姜青岚的惊叹,谁知她只睁着黑漆漆的瞳仁,咽下山楂,跃跃欲试,“嗯,那我也要拿魁首。”语气转而有些失落,“可是我还没有剑哩!”
取出酒囊灌了口酒,咂巴下嘴,陈云筝满不在乎道:“谁叫你看不上那些差一点的剑,到现在也没个正经配剑。不过没事,你到时候去秘境里拿一把就是了。喏,我这把就是在里头的剑冢拿的。”
显然他已将姜青岚视为优胜者之一了。
“原来里头真的有剑哇!那我要拿横秋剑!”姜青岚右手握拳,双眸炯炯有神,脊背挺得笔直,坚定极了。
陈云筝一口酒喷了出来,姜青岚右手的拳头还没长开,就敏捷地攥住串着糖葫芦的竹签躲开了。
“你这丫头贯会异想天开,只不过这回算盘要落空咯。我在剑冢里转遍了,也没见过横秋剑。我寻思啊,那就是个传说罢了,做不得真的。”
“一定有的。”不然叫什么横秋会呀!
陈云筝翻白眼,没搭理她。
俩人就这么拌着嘴,靠姜青岚手里的金银,颇为滋润地一路回了苓山。
这期间,为老不尊的某师叔屡屡试图接管盘缠,负责记账。姜青岚呵呵笑了两声,缓缓摇头,断然拒绝!
苓山地处东南,险峻难行。荆郁山下好歹有山民长居,苓山底下可渺无人烟。只在十里开外,才有零星几户村落。
姜青岚跟师父师叔便在山中结庐而居。说好听些呢,便如师父教导她的那般,过的是世外高人在桃源隐居的日子。说难听点,就是被隔绝在了深山老林里。
这次下山寻火灵玉,也是因为师父二十多年前受的旧伤复发了,不再悠哉游哉煮茶种花,而是终日掩唇咳嗽。把火灵玉拿回来给师父炼丹就能让她痊愈。
不过,即便答应她下山,还把自己种的珍品灵植卖掉给她置办行头,姜青岚也知道师父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卷入世俗纷争的。
而师叔却不同。
在姜青岚展露了惊人的剑术天赋后,师叔便把光耀门派挂在了嘴边,师父则每每严声喝止。
就这样,十年来,姜青岚在两人迥然不同的态度和三三两两的零散对话中,也拼凑出了一个故事。
姜雯和陈云筝都是自幼被仙门收养的孤儿,两人从小朝夕相处,加之年龄相仿,即便性情大相径庭,也情同手足,相处和睦。
然而就在十五年前,仙门遭遇了一场祸患,竟致覆灭。
掌门被戮,各宗宗主长老被追杀,余下门徒四散。他们被师父带着逃出围剿,之后隐姓埋名来到苓山。可惜没过几年师父便驾鹤西去,他们研习着师父留下的剑法内功,终年在深山中日复一日地生活。
姜雯是个恬淡的性子,倒也耐得住山里的寂寞。只是陈云筝从小都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1】,在深山里住上一两个月还能忍,住个一两年,简直能要了他的命!
所以他倒时常溜下山,四处逛逛,喝喝酒侃侃天,遇上什么不平事,拔刀相助,留下个侠士之名便飘然而去。
去斗兽场的那次便是他萍逢的一个酒友力邀。
这个酒友是这里的常客,一入内便被安排了贵宾席位,端上的点心和酒都是上等。陈云筝喝得好不畅快。
等开了场,看清是人兽相争时,他本要离席而去,却见姜青岚主动拿着短刀去与猛兽缠斗,被吸引住目光,脚步也未曾挪动一下。
…………
苓山桂花盛开时,姜雯拿着竹编的小篮子,一朵朵细细挑选,采花预备做点心。姜青岚在花影里舞剑,剑气掠过之处,花瓣簇簇而落。
陈云筝监督着姜青岚的剑招动作,若有动作不到位的,飞过去一颗石子就击中她该发力的部位。
姜青岚也不喊疼,被打中了便调整动作与力度,下次出招则更为刁钻和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