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了,就算是认真学习的士人,看到这个考试强度,都是心里一惊。
能把人逼到投笔从戎,这得是个什么样的学习强度啊?
【在学宫,上课没考好或者别的活动不够的,还没学分,学分不够不是留级就是延缓毕业,想要学分就去抄书,抄的还是《诸国字典》。
后面我们从重山的工作记录里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单给《诸国字典》开一套印刷模子太浪费了,圣天子觉得没必要,把抄《诸国字典》的任务放进两个学宫了,来白嫖学生劳动力。
犯错的和挣学分的都来抄书,还有专门的老师检查,一个字没抄好都不行。
靠着学宫学生们的勤勤恳恳,《诸国字典》是少数没有大规模印刷也成功的流传下来书籍之一。】
流传到后世的诸国字典被后人一张张拍照记录,那泛黄的纸张上,是千年之前的字迹。
新字的解释,不同国家的旧字,甚至更古老的文字演变,这些东西两千多年后都依旧被后人学习着。
但是在还没开始编纂的今人眼里,看着都觉得自己手酸了。
小白心虚闭眼,那个自己未免太不做人了,他好不习惯。
一直偷偷看他的百官们:你闭眼什么啊!你真的干得出来是吗!?
第288章直播观影十二
【比起学术氛围浓厚,卷生卷死的洛阳学宫,坐落于长安的长乐学宫氛围稍微要轻松那么一些。
毕竟长乐学宫的成立,就是因为平原公主小学毕业以后,洛阳学宫不肯收这个学生,才让萧皇后怒而创建长乐学宫,对外更是宣称,洛阳学宫收的学生,她们收,洛阳学宫不收的,她们还收。
洛阳学宫里头是诸学云集,学生都是考进去的全科优秀模范人才,基本都是男性,长乐学宫则是男女都收,并不拘泥于要全科优秀,只要其他科目能及格,有一门超常发挥,是个天才,你就能进。】
「萧皇后?好像太子准备给太孙定亲的,人家就是箫家来着?」
「因为洛阳学宫不收女学生,就干脆再创办一个学宫,这萧家的女儿倒也性烈。」
「一片爱女之心,的确教人动容。」
「这样难道不会拉低学生的质量吗?」
「『没听说嘛,其他科目也得及格,一门超级优秀才可以,而洛阳学宫是得全科都优秀。」
「听上去就不如洛阳学宫的学生很厉害呀!」
「不能这么说吧,有些人就是对天文地理没兴趣,但是对经义十分擅长,有些人对写文章没兴趣,就喜欢观星,只去学自己特别擅长的,有何不妥?」
晋人关于两座学宫的生源开展了的讨论,但他们目前为止仍然是觉得洛阳学宫名师更多,生源更优秀。
【文化上的事情,在洛阳学宫等诸学派已经不知道搞了多少年了,所以长乐学宫压根没打算在这个方面和他们竞争。
有长安小学的长乐学宫的招生,重点就看科学和名声。
改进毛纺织工艺的韩张止丶杨少君婆媳加入长乐学宫,在学宫里开展了系统性的纺织学科,围绕着纺织一个产业,就有机械工程,桑丶蚕丶绵羊养殖,化学这些课程。
天子还在长安建立的农学实验基地,划出了上林苑,太液池,这些都是给农学生的,长乐学宫一成立,农学生们全都直接并入长乐学宫。
养殖鱼苗丶培育粮种,搞杂交果园,所有从西域来的种子农作物都在这些地方被培育出来,然后农学生们会记录他们的培育方式以及合适的水土气候,把这些从中亚丶西亚带来的东西最大程度都利用上。
让草原人下马,过上半农半牧生活,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长安农学院对这些耐严寒又耐干旱作物的系统性培养。
我们归晋市的老铁们,现在传统美食都有各种不同麦子做的点心,这就是昭明时期培养下来的习惯。
长乐学宫的知名人物,基本上都是对大晋的民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在洛阳学宫的学生们卷生卷死卷考试的时候,长乐学宫的卷,是和过去和现在和自己的卷,只要有成果了,能做出来,不需要考试,直接就能走马上任。】
宣政殿的大夫们都不是一般人,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长乐学宫的重要之处。
果然,能被圣天子抬出来和洛阳学宫打擂台,自然不是一般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