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庄子是公维送我的,我也是第一次来,若是住着有什么不便,你直接教管事们去改便是。”越修一边扶着凤清下马车,一边叮嘱。
门口的管事也早就收到青松的传信,正候着,闻言也接着说道:“郎君、夫人安好,庄子里已经都准备好了,地龙也烧起来了,郎君和夫人一路车马劳顿,可以先歇歇脚,若有需要,小的随时候着。”
越修微微颔首,揽着凤清进了庄子,这个庄子不大,依山而建,就两进院。一进是前院正房会客,二进是一座两层小木楼并两侧厢房,作日常寝居之所,典型的江南风格,再后面是后罩房,前院两侧都有小跨院,分别做了客院和库房。寝院的东厢房引了温泉水进来,做了汤池,很是方便。
院子外侧围了一圈平房,都是庄子上的佃户仆从居所。不远处便是大片的竹林,还有茶园果园,只是如今冬日里,略显萧条,若是夏日里来,必是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掀起厚厚的帘子,进到木楼里,寒气都被挡在了外面,室内烧着地龙,又在汤泉边上,凤清就更衣的功夫,鼻尖就泛出了细汗,芍药见状,忙打开了一扇窗户透气。
越修仅着了一件单衣过来,见窗户开着,开口问道:“怎么开了窗,外面寒气正盛,当心着凉。”说着就要去关上。
“开着吧,太热了,你不也热吗,就一件单衣。”
“你怎能和我比,我是习武之人,扛冻。你忘了上次胡老大夫怎么说得了,你本就体虚,上次伤寒又用了猛药,这身体要好好养的,我带你来泡汤泉,就是想祛祛你体内的寒气。”
见凤清翘起了小嘴儿,他又软了口音,“那只开一刻钟。”
凤清的眸子闪了闪,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
晚膳芍药下厨,用的都是庄子上的食材,笋干、各类菌子以及各种腌肉,很合凤清的胃口。要知道来江南两年多,她还是不适应这边清淡的饮食,总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吃饭都没了乐趣。
合口的后果就是一不小心吃多了,原想着晚膳后休息一会儿去泡汤,这一多食,就不宜再泡了,太医交代过,于脾胃不利。看着凤清一脸的懊恼,越修拿起狐裘给他披上,“时辰还早,我带你出去走走,消消食吧。”
说着就揽着她往外走,外面太阳已经落下,说实话,没什么风景可看的。倒是佃户们都结束了一天的活计,纷纷返家,小道上看到不少扛着农具的男女,还有小孩子跟在身后打闹,道旁有两条黄狗,正看着打闹的小孩摇着尾巴,有些平房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
“仙女姐姐!有仙女姐姐。。。。。。”有小孩看见了凤清,惊呼出声,引得大家的目光都望过来,大人们都猜到了这就是管事提过的郎君和夫人,纷纷跪拜。小孩子不怕生,浑都围了上来,两条黄狗也跟了上来,凤清有些怕狗,遂往越修怀里躲。
越修开口让佃户们起身,示意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又弯腰摸着为首小孩的头:“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黑蛋,这是大柱,这是狗蛋。。。。。。”黑蛋一点也不怵,把身后的小孩名字都说了,还说那两条狗分别叫大黄二黄。
越修听着清脆的童声,笑着说道:“你们都很听话,但是仙女姐姐怕狗,能不能让大黄二黄去别处?”
黑蛋闻言,连连点头,亮晶晶的眼睛清澈见底,随即招呼伙伴们带着狗跑远了,带起一阵烟尘,还不时回头看着两人。
越修看着跑远的孩童,无声地笑了,眼神里带了些怀念,“好啦,大黄二黄跑远了。”
说完,一颗黑乎乎的脑袋从他怀里冒出来,凤清长嘘一口气,“终于走了,太吓人了!”
越修帮她理好狐裘的帷帽,“其实狗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你在这待几天就明白他们的好了。”
他牵着她的手沿着小道漫步,看见凤清怀疑的眼神,“我小时候,也曾像黑蛋一样,养了一条黄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都陪着我。后来,连年灾荒,人都没得吃,何况是狗,为了活命,我亲手杀了它,我到现在都记得,最后它看向我的眼神,哀伤、悲凉。。。。。。”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凤清回握住他的手,想要给他安慰,他感觉到了,转头朝凤清笑了笑,但凤清却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苦涩。
“其实它可以逃走的,我阿耶一开始就在打它的主意,我不愿,就偷偷地把它带到田间,放它走,可它就是不走,一直紧紧跟着我。后来在我的苦求下,阿耶放过了它,但我也没想到,最后会是我结束了它的生命。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士族,是官吏,就不会饿肚子,是不是它就不用死了?所以我立志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护住我珍视的东西。”
他的声音透出浓浓的酸涩,凤清抱住他的手臂,“一切都过去了,现在都好起来了,你看你如今是齐国公,也算实现愿望了。如果它在天有灵,看到你如今过得好,想来也是会欣慰的,你能一直记得它,已经很好了。日后若是还能克复北地,我陪你回去看看它。”
越修低叹一声,点点头。
许是因为回忆起了不堪的往事,越修一直神色郁郁,晚间洗漱完,凤清刚一躺上床,便被他紧紧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