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也冷哼:“是啊,被圈禁起来的人,怎么还不到半年的功夫,连个活孩子都闹出来了呢?人家正经成婚的夫妻还未必能呢!当真是不简单!”
其实之前周婈珠和段充的那些事,赵太后是听公主府里的女官来报过一嘴的。
不过那阵子太后正沉浸在媜珠有孕的喜悦里,整日心情甚好,基本上看谁都高兴,也就懒得去管那些破事,由着周婈珠自己去折腾了。
她怎么能料到周婈珠这么快就能折腾出个孩子来?
那罪妇还半点不知悔改,私下和她的情郎嚷嚷着:
“凭什么就不准我快活?凭什么就不准我有个孩子?那些皇子亲王郡王们,但凡是男人,个个的日子都好过,哪怕顶着国丧也能处处嫖宿风流,弄大多少姬妾的肚子。何况我这又不是国丧,凭什么这样拘着我?”
太后一提起这茬就要再多骂一句:
“没心肝的东西,张口闭口就是国丧国丧,她是在咒谁死?是咒我这个皇太后吗!”
“不知检点,和她那生母一样妖妖调调的不安分!她犯了弥天大罪,皇帝留了她一条贱命,只叫人把她拘禁起来,这还不算对她开了天恩了?咱们对外留着她的面子,不说她是有罪,只说她是在那养病!结果她好端端养病养出一个私孩子来,咱们宫里的脸面朝哪里搁?长安城里的黎庶百姓如何议论?”
媜珠听母亲说完这些,她也很无奈,只能问一句:“那母亲现下打算如何呢?”
“还能如何!”
赵太后破口大骂,“了结起来却也容易,叫人端一碗落胎药无声无息地给她灌下去,把那孽种趁着月份小弄掉就是了,如此也算全了宫里宫外的脸面!还有,再把她那情郎送进宫里来关着,阉成太监再说!”
话虽说的痛快,但偏偏强行给周婈珠落胎那一条,赵太后又有些不忍心去做。
这倒不是她心疼这个名下的庶女,主要是她的眼皮子翻一翻,看见自己亲女儿日益隆起的腹部,自己的女儿也是个有孕的妇人,她却嚷嚷着给别人的女儿坠胎,怎么想怎么造孽。
打杀怀着身孕的女人,是要遭天谴的。
赵太后手段再毒辣,但她问心无愧的一点是,周鼎的那些姬妾中,她从没有对他怀孕的妾室们下过手,没有害过任何一个胎儿。
包括那周奉尧,若非他自己太过嚣张跋扈,助长了他生母的气焰,威胁到赵太后的地位,她当年也不会指使周奉疆去杀了他的。
所以赵太后心中虽恨周婈珠恨得牙痒痒,偏偏又不敢当真去干这种作孽的事情。
因此赵太后进退两难,怎么做都不是,现在心情才不好。
媜珠不敢提什么自己的意见,福蓉却适时给赵太后出了主意:
“太后慈悲宽忍,要留下琅琊公主腹内的野种,那眼下难也只难在这孩子生下来如何处置的问题了。——总不能把它记在琅琊公主名下。”
“当然不能!一则别说它生母是个罪妇,它本就不配降生。二则若记在生母名下,它又该姓什么?姓张?那就是前朝的余孽。姓段?难不成还要在史书里记下一笔,说它生父段充是我们周家的驸马?我呸!无媒苟合的一对野山鸡,不要脸的东西,提进宫里做太监也不配!再不成,难道要随它生母姓周?那岂不是成了我们周家的宗室子了?还能叫朝廷养着它吗?闻所未闻!”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赵太后忽然也有了些灵感了,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这一胎我姑且准她生下来,不过这孩子生下来就要抱走,她再敢和野男人厮混到一起我也不怕,十年圈禁里,她一年生一胎我就一年送走一胎,看她到底能生多少个!
我这里给她孽种两个好去处,正巧你们姐妹还有几个好妹妹,要么送去四娘府里给四娘养,记在韩家名下;要么送回冀州老家,给八娘养在道观里当个道童去。到底是自家姐妹,给谁养也不会亏待了她的孩子。”
周四娘子颍川公主周芩姬,以前和周婈珠关系就不温不火,现在更是成了老仇人,且不说周婈珠放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颍川公主,如今的颍川公主一团凄风苦雨,孩子若是记在韩家名下,来日未必能有什么前程,周婈珠绝对是不肯的。
颍川公主若是疼爱这孩子,孩子长大了一心认颍川公主当亲娘,周婈珠要发疯的;
颍川公主若是不疼这孩子,甚至还把对周婈珠的怒火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身为人母,周婈珠知道了更要发疯。
至于周八娘子,那是个不肯嫁人也不肯做公主的奇人,在冀州老家折腾了个道观,自己钻进去当了个要修炼成仙的“九丹真人”,百姓呼之“九丹娘娘”,和周婈珠素日的交情也只能称一句平平无奇。
那孩子若是送到九丹真人处,肯定不能说是九丹真人的孩子,只能跟着她当个道童……虽说八娘不至于虐待孩子,但这孩子长大了除了当道士还能干什么?哦,还能出去沿街算命,当个风水先生。
这还不如记在韩家名下呢!
以周婈珠的心气,更是不愿意的。
而且若是送去了冀州的八娘那里,周婈珠居于长安,恐怕一生都难以再见自己的孩子一面。
这两个选项对她来说,无疑都比杀了她还难受。
媜珠也这样提了一嘴,赵太后恨恨地道:
“那就把这孩子送去认张道恭当爹,和张道恭一起关起来,我看她保准就愿意了!”
闻言,媜珠惟有无奈一笑,于是不好多说什么了。
这日晚膳间,媜珠和周奉疆提及此事,周奉疆淡淡颔首,说他已知了。
媜珠又道:“母亲说,二姐姐的孩子生下来,要么送给四妹妹养,要么送给八妹妹养,不过我想恐怕二姐姐都是不肯的。”
周奉疆对此没什么意见,他也懒得关注这些:“听母亲的安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