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314章 跳出户部沈念的仕途小目标(第1页)

第0314章 跳出户部沈念的仕途小目标(第1页)

九月初九,重阳日,近午时。

秋阳灿烂。

一艘大船平稳地行驶在京杭大运河上,沈念站在甲板上,眺望着两岸山色,心情甚是愉悦。

归京途中,他彻底闲适了下来。

不用阅览奏疏,不用撰写票。。。

四月二十一,寅时未至,沈念已醒。窗外雨势渐歇,檐角滴水声断续如更漏,院中青砖积水映着残星微光。他披衣起身,肩伤经连日调养稍缓,然抬臂仍觉钝痛刺骨。烛火摇曳下,案头《起居注》稿卷堆叠如山,昨夜所书之语犹墨迹未干:“纵千万人欲掩之,吾一人执笔,足矣。”字字凝重,似有千钧压纸。

骆思恭推门而入,手中捧一布包,神色肃然。“大人,赵承志昨夜潜入东直门外一间废驿,与一名内廷太监密会半炷香,被我手下远远窥见。那人帽兜遮面,但身形举止,极似司礼监秉笔孙海。”

“孙海?”沈念眸光一闪,“此人素为冯保亲信,掌宫中文书传宣,怎会私会神机营百户?且地点选在荒驿,避耳目之意昭然。”

“更怪的是,”骆思恭低声道,“他们并未交谈太久,临别时那太监交出一只小匣,赵承志接过后即策马南去,方向正是通州漕道。”

沈念沉吟片刻,忽问:“通州可有晋商会馆分支?”

“有。且据查,三日前有一艘无旗号漕船悄然靠岸,未报关、未卸货,当夜便离港北上,行踪诡秘。”

“漕船……漕运乃国脉所系,若被私用运赃,必牵动户部、工部乃至内府仓场总督。”沈念冷笑,“看来这泉脉深处,不止藏着皇庄黑账,还连着一条暗河??专走金银与命案的阴沟。”

他提笔疾书,命骆思恭速派两名精干细作沿漕道追踪赵承志,务必查明其最终落脚之地,并留意是否有人接应、交接何物。又加一句:“若遇阻截,宁可失手,不可暴露身份。”

骆思恭领命将出,忽听外院传来急促脚步声,随即便是一名家丁踉跄奔入:“大人!祖坟那边……出事了!”

沈念心头猛震,霍然站起。“说清楚!”

“今晨守墓老仆发现碑底土松,似被人掘动。待挖开一看,藏于其中的那份《证据录》……不见了!只留下一块烧焦的布片,上有‘楚’字残痕!”

“楚?”沈念瞳孔骤缩。三年前扬州万亩良田划归楚王别业,此事本是他南巡日记中最隐秘一笔,若非亲历,无人知晓他竟将副本埋于祖坟。如今贼人不仅精准找到藏匿处,还特意留字示威??这是赤裸裸的恐吓:你藏何处,我皆可知;你写何事,我尽可毁。

“他们已摸清我的布局。”沈念声音低沉,却无半分动摇,“七份证据,已失其一。其余六处,必须再做转移。”

“大人,江南书院那份也未必安全。”骆思恭皱眉,“若对方真能渗透到祖坟,岂会放过千里之外的文人藏书楼?”

“所以我早留后手。”沈念从箱底取出一封密封信笺,“此信寄往徽州紫阳书院山长程明道,表面是请教经义,实则夹层中藏有暗语密码。唯有他以特制药水浸纸,方可见真正内容??包括其余六份证据的最新藏地。且每处仅知一处,彼此隔绝,哪怕一处暴露,余者仍安。”

他顿了顿,目光如铁:“现在最要紧的,是让河南钦差团顺利启程。只要他们实地勘察,哪怕我不能同行,只要民间证词、地契原件、里甲册籍得以采录,便足以动摇皇庄合法性根基。”

骆思恭点头称是,正欲退下,忽闻门外一阵喧哗。紧接着,一名锦衣卫校尉闯入厅堂,抱拳行礼:“沈大人,卑职奉东厂陈公公之命,前来护宅治安,以防宵小再生滋扰。”

沈念冷眼相视:“我府已有家丁护卫,无需外人插手。”

“陈公公说了,”校尉不退反进,“近来京师不靖,沈大人又是朝廷要员,理应受特别照拂。况且……”他意味深长地扫了一圈书房,“听说您这里屡遭窃探,说不定下次来的就不只是厨役了。”

话音未落,骆思恭已横身挡在沈念面前,手按刀柄。沈念却抬手制止,缓缓起身,整了整衣冠,微笑道:“既然是陈公公好意,那便请贵属在外院设岗,不得踏入内宅一步。若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校尉脸色微变,终究不敢造次,只得领人退出。

待其离去,骆思恭怒道:“这分明是监视!陈矩口称相助,实则派人盯梢,欲探我等行踪!”

“不然。”沈念摇头,“陈矩此举,反倒说明他尚未完全倒向幕后之人。若他真欲灭我,昨夜屋顶刺客就不会只派一个厨役卧底送死,而是直接调东厂力士破门缉拿。如今派兵‘保护’,实为两面下注??既向对手表明姿态,又暗中保我性命不失。”

“所以他才是最危险的人。”骆思恭咬牙,“今日可助你,明日便可杀你。”

“正因为如此,才更要利用他。”沈念眼中寒光闪动,“传令下去,今夜我要‘不慎’遗落一份假证据,就放在书房显眼处,内容涉及某位勋贵私吞军饷,署名却是伪造的御史台印信。看看哪些人会上钩。”

当夜,沈念故意未锁书房门,灯烛彻夜不熄。三更时分,果然有黑影翻墙而入,轻车熟路直扑案几,取走那份伪造文书。骆思恭早已埋伏暗处,却不阻拦,只悄悄记下其身形步态,确认乃白日所见锦衣卫中一人。

翌日清晨,消息传来:那名校尉已于五更出城,单骑奔赴西山某别院。经查,该院主人正是英国公张溶??位列三大藩王之一,其庄园扩张速度居全国之首,正是沈念拟定首查对象。

“果然是冲着假饵来了。”沈念冷笑,“他们怕的不是我查盐案,而是怕我揭开藩王吞田的盖子。一旦河南试点成功,下一个就是他张家。”

四月二十三,晴。钦差团正式出发,由户部右侍郎李?领衔,率御史二人、刑部主事一名,携圣谕南下开封。沈念未能随行,却在城外十里亭亲自相送。李?下车握其手,低语道:“沈兄放心,你所托诸事,我必一一落实。”

“我不求结果,只求真实。”沈念递上一卷亲撰《查核纲要》,内列需重点核查之地契、账册、民状名录,“百姓不会说谎,土地不会挪移。只要你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真相自现。”

李?郑重收下,登车而去。

归途之中,沈念忽觉街市异样安静。茶肆酒楼皆闭门谢客,行人稀少,偶有议论之声,亦迅速噤口。他心中警兆顿生。骆思恭策马靠近,低声禀报:“刚得线报,昨夜通政司突接数十封匿名奏章,皆指斥沈大人勾结江南士林,图谋动摇宗室,更有甚者,称您私藏先帝遗诏,意图逼宫。”

“逼宫?”沈念仰天而笑,笑声悲凉,“我一介五品修撰,肩不能扛锄,手不能执剑,靠一支笔就想篡位?他们编谎都不会编得像些。”

“可这些奏章已递入宫中,”骆思恭沉声道,“且据内线透露,司礼监连夜召开密议,冯保未出席,但孙海、张诚皆在。今晨已有旨意草拟,拟暂停您的起居注编纂权,理由是‘病体未愈,宜静养’。”

“停我笔权?”沈念眼神骤冷,“他们终于撕下面具了。不怕我查案,只怕我写字。因为文字比刀剑更久远,比鲜血更刺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藏锋
他曾是少年藏锋
...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