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挟明 > 第七三八章 慧能脱城报北事(第2页)

第七三八章 慧能脱城报北事(第2页)

“很好。”沈明臣取出一枚铁牌,上刻“代天行罚”四字,“持此令往武当山,寻一位自称‘赤松子转世’的道士。若他愿配合,赐金帛千两;若不肯,便让他梦见紫微星坠入丹田,七日后吐血而亡??记得留下谶语:‘非其人承天命,反受天谴’。”

玄寂接过铁牌,转身离去,身影没入雨幕。

三日后,武当山传出奇事:一名狂道登顶诵经,声称得天启,将迎“火德真君”下凡。当夜雷电交作,一道火光击中山顶观宇,道士当场焚化,尸骨成灰,唯余半片焦纸,上有残字:“朱……继统……应劫……”

消息传至江宁,民间哗然。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一首新童谣:

>“赤焰焚空日月昏,

>金鳞跃浪出海门。

>一诏飞来天地动,

>十二玉楼迎至尊。”

萧靖川闻之大惊,立即召集群臣议政。礼部尚书奏请追封此道为“护国真人”,建庙祭祀。兵部侍郎则忧心忡忡,言东南沿海恐有巨变。

唯有沈明臣称病不出。

他在府中设坛,焚香祷告,实则暗中调遣十二名易容高手,分赴各地冒充“桂王子孙”。一人扮作渔家子,在舟山岛自称梦遇先帝授印;另一人伪装跛足书生,于扬州酒楼题诗:“血诏犹存魂未灭,孤臣忍泪望燕京。”更有甚者,潜入南京国子监,在孔庙碑林刻下“朱氏正统,唯我独存”八字,随即投秦淮河自尽,临终高呼:“吾乃崇祯第七子!”

这些事件接连爆发,真假难辨,朝野震动。原本观望的旧明遗臣纷纷表态,或暗通款曲,或联名上书请求迎还“圣驾”。就连一向谨慎的广西李时勉也送来密信:**“伪王病情恶化,恐撑不过五月。然百姓已信其为真主,若骤然崩逝,恐激起民变。”**

沈明臣阅毕,冷笑一声:“既然信了,那就让他‘升天’吧。”

他回信八字:**“羽化登仙,霞光万丈。”

五日后,梧州太医院对外宣称:桂王朱由榔于深夜静坐时突现异象??周身泛金光,空中飘落香花,有鹤群绕屋三匝后西去。太医叩首泣曰:“王爷已脱凡胎,乘云归天矣!”

与此同时,城中数十名目击者作证,称当晚见一朵红云自卧房升起,直冲北斗。更有僧人宣称,在深山禅定之际感应到“王者魂魄穿越虚空,前往昆仑受封天帝之职”。

举国哀恸。百姓自发设祭,焚烧纸马灵幡者不可胜数。许多人家悬挂白幡,上书“恭送圣君归天”。连市井孩童也开始唱起挽歌:

>“龙驾西归不见还,梧江烟雨锁愁颜。

>从此人间无真主,只留遗恨满江山。”

然而就在这悲声四起之际,一股暗流悄然涌动。

六月初一,福建泉州港外出现一支神秘船队,共三十六艘巨舰,皆漆成黑色,帆布绣有金色莲花图案。舰队未通报官府,径直驶入内港,停靠于废弃码头。船上士兵皆戴面具,沉默如鬼。

带队将领自称“郑氏旧部”,出示一封盖有“延平郡王印”的文书,声称奉命迎接“南归圣驾”,并带来“先帝遗骨”归葬金陵。

江宁朝廷震怒,命水师封锁港口,严查来船。谁知当夜风雨大作,巡查官船突遭雷击沉没,七名官兵溺亡。次日清晨,竟有人在岸边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血字:

**“天命所归,岂容阻拦?七日之内,紫微南巡!”**

沈明臣接到快报时,正在校阅《恩科进士名录》。他看完报告,轻轻放下纸卷,唤来心腹幕僚:“传令下去,放出‘朱允熙患病’的消息,就说他突发高热,昏迷不醒,太医束手无策。”

幕僚愕然:“大人,此举岂非动摇根本?”

“正要动摇。”沈明臣冷声道,“当所有人以为我会立刻推出新君时,我偏让他‘濒死’。人心最善变,越是期待,越怕失去。等他们开始担忧‘继承无人’时,才会加倍渴望一个奇迹。”

他又补充:“同时放出风声,说泉州来的舰队其实是清廷细作伪装,意图搅乱南方。让百姓相信,唯有真正的‘天命之子’才能识破奸计、安定天下。”

七日后,朱允熙“奇迹般苏醒”。据报,他在昏迷中梦见一位白发老者赠予玉玺,并言:“汝命系苍生,不可轻弃。”醒来后不仅病愈,且智慧大增,出口成章,连老儒都为之折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