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捉妖 > 第705章 要聪明点(第1页)

第705章 要聪明点(第1页)

听着两人的回答,许小刚沉默了半响,他此刻心里也有些古怪,这二人为何要对付东方瑶。

可明显,二人并不会轻易回答自己这个问题。

许小刚缓缓说道:“我想咱们可以谈谈,你们想要的东西,我都可以给你。。。

风过处,纸页翻动如蝶。陆鸣合上《记得录》,指尖在封皮上轻轻摩挲,仿佛怕惊扰了那些沉睡的名字。窗外的桃树已抽出嫩叶,春意如细雨般浸润着启音城的每一条街巷。那盏蓝焰灯虽远在归墟海岸,却似有温度透过海风传来,暖着人心。

他起身推开木窗,晨光斜洒进来,照见屋角那支尘封已久的玉笛。它静静躺在红绸之上,笛身温润,泛着岁月沉淀的微光。十年前他曾将它放下,说从此不再为一人一曲而吹;可如今,笛子依旧沉默,心却早已重新响起。

脚步声由远及近,轻巧却不迟疑。小女孩抱着铃鼓站在院门口,身后跟着一群孩子,手里或提小鼓、或握竹哨、或捧陶埙,脸上带着初学乐者特有的羞涩与热忱。他们不说话,只是仰头望着陆鸣,眼神清澈如山泉。

“爷爷,”小女孩开口,声音不大,却坚定,“我们想把《唤心曲》唱给更多人听。老师说,只要真心,就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陆鸣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如花开。“那就去吧。”他说,“但记住??不是为了让人听见你们的声音,而是为了让那些再也发不出声音的人,借你们的喉咙活下去。”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都用力记下了这句话。

当日下午,石台前聚满了人。不只是本地居民,还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旅人、拾忆团成员、曾被遗忘故事的后代。有人手持族谱残卷,有人背着祖辈遗物,有人默默捧着一方无名墓碑的照片。他们在台下静立,等待那一声鼓响。

陆鸣没有击鼓,而是将青铜鼓轻轻推至台中央,第九道波纹仍显黯淡,却不再死寂。他转身取出玉笛,横于唇边。

第一声笛音破空而出时,天地仿佛屏息。

这不是《唤心曲》原本的旋律,也不是任何典籍记载的仙乐。它是混合了南疆巫祭之歌、东海渔谣、西域亡魂调、北漠守陵号子的一段新声??低回处如泣如诉,高昂时似雷贯耳。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段记忆的复苏,一次灵魂的叩问。

随着笛声流淌,空中渐渐浮现出虚影: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在历史夹缝中挣扎、呐喊、哭泣、微笑的身影。那个因直言遭贬的县令,在流放途中写下百首民谣;那位女匠人,耗尽一生雕琢一座无人知晓的钟楼飞檐;那对战乱失散的兄妹,临终前各自哼着童年同一只童谣……他们的名字从未刻入史册,但他们的情感,此刻却被笛声一一唤醒。

人群中有老人泪流满面,喃喃念出早已遗忘的亲人姓名;有少年跪地焚香,祭奠素未谋面的先祖;更有母亲搂紧怀中幼子,低声许诺:“我不会让你忘了你是谁。”

笛声止歇,万籁俱寂。

忽然,一声鼓响自石台之下传来。

咚??

浑厚深远,直透人心。

众人惊愕回首,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立于台阶之上,手中握着一根斑驳木槌,另一只手抚在鼓面。她双目含泪,嘴角却扬起笑意。

“我是阿禾的女儿。”她说,“七十年前,父亲在驿站留下那面旗幡后便不知所踪。母亲死于疫病,尸骨未收。我从小被人收养,连姓都被改了。直到昨夜,我在梦里听见他叫我‘囡囡’,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片褪色布条,上面写着:‘勿忘此痛。’”

她举起木槌,再击一鼓。

咚??

又一道记忆裂土而出:西北荒原上,一名驿卒抱着妻子冰冷的身体,在风雪中走了一整夜,只为寻一块能立碑的土地。最终力竭倒下,临终前用血在旗幡上写下遗言。他的灵魂被困于时光缝隙,年复一年重复那段路,直到今日,被女儿的鼓声召回。

全场恸哭。

陆鸣缓缓走到老妇人身旁,轻声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敲鼓。你是千万个想记住的人的手。”

她点头,将木槌递给他。

陆鸣接过,却没有立刻击鼓。他抬头望向天空,九鼎符号仍在,第九道波纹微微颤动,如同心跳。他知道,禹离之名已被唤醒,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遗忘的力量,从来不会轻易退场。

果然,第三日清晨,异变突生。

启音城上空忽现黑云压城,非雨非雾,其形如墨汁滴落水面,缓缓扩散。城中百姓惊觉,自家珍藏的记忆物件??祖传信笺、旧照、族谱、甚至孩童涂鸦??竟纷纷褪色、模糊,继而消失不见。更可怕的是,人们开始记不清昨日之事,甚至连亲人的脸也变得陌生。

“净魂令……又来了。”陆鸣立于桃树下,望着天际阴霾,声音冷峻。

这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之力再度启动。三清阁残余势力联合某些惧怕真相重现的权贵,在暗中重启“忘忧阵”,企图以天地律令之力,抹除所有复苏的记忆。

他们怕的不是妖邪,而是人心觉醒。

陆鸣当即召集拾忆团骨干,包括南疆巫祭之女、东海渔村长老、西域商队首领、江南说书人后裔等十二人,齐聚归墟祭坛。青铜鼓已被迎至此地,置于蓝焰灯正下方。九道波纹中,第八道炽亮如初,第九道却再次黯淡,仿佛正被某种力量强行压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