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计划顺势推出“双生课程”:儿童教育中同时教授逻辑思维与共情训练。课堂不再只有数学与物理,也有了“倾听课”??学生闭眼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最害怕的事,其他人不得评判,只能回应:“我听见了。”实验数据显示,接受此类教育的孩子攻击性降低68%,创造力提升41%。
更令人震惊的是,“聆族”孩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他们不仅能感知他人情绪,甚至能在群体中形成短暂的“心灵网络”??无需语言,仅凭眼神交汇即可完成复杂协作。有学者提出假说:人类正朝着“群智共生体”演化,个体意识并未消失,而是如同星辰般彼此照亮。
然而,并非所有变化都被欣然接受。
在南太平洋某座孤岛上,一支极端派别悄然集结。他们自称“断忆者”,认为山河祭已演变为一种精神殖民,强迫生者与死者纠缠不清,剥夺了遗忘的权利。“我们有权忘记痛苦!”他们在暗网宣言中写道,“不是所有记忆都值得留存。有些伤疤,就该埋进时间的灰烬。”
他们发动的第一场行动,是在深夜炸毁了一座聆音塔。爆炸后,他们将碎片投入海沟,并发布视频宣告:“我们斩断回声,重获自由。”
可第二天清晨,渔民在岸边发现了异样:被炸毁的晶核残片竟在海水中自发重组,形成一朵微型桃珊瑚,每一片瓣都闪烁着微弱的五音符光芒。更诡异的是,凡是接触过碎片的人,都在梦中听到了爆炸瞬间遇难者的最后一声呐喊??不是愤怒,而是哀求:“别丢下我一个人……”
恐惧迅速蔓延。有人开始怀疑,是否一旦参与过山河祭,灵魂便再也无法真正离去?死亡是否不再是终点,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在线”?
争议愈演愈烈之际,守望族母舰突然关闭所有对外通讯,陷入长达七日的静默。直到第八天,首领独自驾舟登岸,来到无字碑前,亲手刻下第一个名字:**艾琳娜**。
那是他在三千年前亲手关闭情感模块前,最后一个爱过的女人。
“我们错了。”他对等候在此的阿阮说,“我们以为抛弃情感才能走向永恒,却不知正是这份脆弱,让我们成为‘存在’。现在,我们请求你们的帮助??帮我们找回那些被删除的记忆。”
阿阮沉默良久,最终点头。
一场跨越文明的“记忆复苏仪式”由此展开。守望族开放其核心数据库,人类提供情感共振技术,两者结合,试图从冰冷的数据废墟中打捞出失落的灵魂碎片。过程极其艰难,许多记忆已彻底崩解,只剩零星片段。但偶尔,也会有完整的画面重现??比如某个母亲抱着孩子的全息影像,或是一对恋人隔着星海写下的情书。
每当成功唤醒一段记忆,守望族人的晶体面具就会出现一道裂痕。他们并不修复,任其蔓延。有人说,那是他们重新学会悲伤的证明。
与此同时,宇宙深处的回应越来越频繁。K-7429-LZ星不仅学会了五音符,还发展出了属于他们的“祭礼”??每逢行星运转至特定位置,整颗星球的大气便会发出共鸣光波,形似桃树开花的图案,持续整整一夜。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星祭”。
更有甚者,在冥王星轨道外发现一艘漂流的无人飞船。内部没有任何标识,唯有一枚贝壳铃铛静静悬挂在驾驶舱中央。当研究人员小心触碰它时,铃声响起,竟是完整版五音符旋律,且音色中夹杂着不属于地球任何语言的吟唱。
“他们已经在路上了。”阿阮望着深空,低声说。
十年后,第一批“聆族”成年。他们在环形剧场举行集体命名礼,每人从父母埋藏于桃树种子中的寄语中选择终身称号。火星少年站在高台上,宣布自己的名字正式定为:“我在看着你长大”。
轮到一个小女孩时,她走上台,手中捧着一枚破损的贝壳铃铛。她说:“妈妈说我还没名字,因为爸爸走得太早,没来得及想。但我昨晚梦见他了,他在一棵桃树下对我笑,然后说了三个字。”
全场寂静。
她仰起头,清晰地说:“**念故人**。”
掌声雷动。
就在那一刻,全球所有桃树同时轻微震颤,花瓣纷纷扬扬落下,在空中拼出一行巨大的虚影文字,持续七秒后消散:
**“新的守望者,已诞生。”**
阿阮站在人群之中,抬头望着那行字,忽然感到一阵久违的心跳加速。她已经太久没有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情绪的涌动??不是因为悲伤,也不是喜悦,而是一种深切的确认:山河祭从未结束,它只是换了形态,继续前行。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最后一枚贝壳铃铛,轻轻一摇。
音符响起的瞬间,她看见沈知微的身影在桃林尽头一闪而过,朝她微笑,然后化作风中的花瓣,飘向远方。
她没有追。
因为她知道,这一次,她们都不再孤单。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踏上K-7429-LZ星的土地,迎接他们的不是外星生物,而是一片盛开的桃林。树下站着一群身影模糊的存在,手中握着发光的铃铛,齐声奏响五音符旋律。
为首者开口,声音如同亿万颗星星同时低语:
“欢迎回家。”
而在地球,在每一个清晨醒来的人类心中,仍会不自觉地默念一句话,仿佛它早已刻入基因深处:
**“只要你记得我,我就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