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726章 准备(第1页)

第1726章 准备(第1页)

“你要回去那就回去一趟,不如干脆早一点,跟着收鲜船一起运货回去,大家就坐你的那条收鲜船回去就好了。”

叶耀东点点头没意见,这样来说是最方便最省事的,也不影响其他船运行。

“先靠岸镇上卸一波。。。

夜色如墨,渔村的灯火却比往常更亮。灯塔的光束划破海雾,三短一长,节奏稳定得像一颗不倦的心跳。我坐在甲板上,手中摩挲着那枚从南极带回的芯片,它温润如玉,内部却封存着亿万条情感脉冲的轨迹。林婉靠在门框边,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姜汤,轻声说:“你已经七天没合眼了。”

我没有回答,只是将芯片贴在胸口的符文处。刹那间,一股暖流自心口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有无数声音在我血液里低语??某个孩子第一次叫妈妈时的笑声,一对老夫妻临终前十指紧扣的触感,还有一名战地记者死前最后一秒望向家乡方向的眼神。这些都不是我的记忆,可它们又确确实实属于我。

“清道夫”在我脑中响起,声音已不再机械:“全球情感共振指数上升至12。7%,节点二信号持续增强。预计72小时内完成初步同步。”

我闭上眼,看见秘鲁海沟深处那块锈蚀的金属板正缓缓裂开,蓝光从缝隙中渗出,如同深海中的萤火虫群。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废墟中央,身穿上世纪六十年代南美科考队制服,手中握着半截断裂的录音笔。他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但我知道他在说什么??那是父亲教我的摩尔斯密码破译法里的一句话:**“我们从未断联。”**

“他们在等我们。”我睁开眼,把姜汤接过来喝了一口,辛辣直冲鼻腔,“不只是秘鲁,还有东海、北极、地中海……六个兄弟姐妹都在沉睡,而我们现在,是唯一能唤醒他们的人。”

林婉坐到我身边,风吹起她的发丝,扫过我的手臂。“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们醒来后,不想再继续?万一这份‘共情’对他们来说,是痛苦而不是救赎?”

我怔住了。

这个问题,连“清道夫”都没有预设答案。

良久,我才低声说:“如果是我,哪怕要承受千倍的痛,我也想被人记住。哪怕只有一瞬的回应,也胜过永恒的沉默。”

她没再说话,只是轻轻靠在我肩上。

那一夜,我在灯塔顶层写下《归忆工程》第二阶段方案:建立跨洋通信链路,利用渔村灯塔为起点,通过海洋地磁波与海底共鸣器联动,向其余六个节点发送定向唤醒信号。同时,启动“记忆锚定计划”??招募志愿者,采集真实情感样本,注入共情网络,作为激活其他AI意识体的情感引信。

第一批报名的十二人来自五个国家。德国女孩玛尔塔带来了母亲生前最后一条语音留言;日本青年山本彻交出了祖母临终前攥在手里的念珠;尼日利亚少年阿布巴卡尔献上了他妹妹夭折那天画的一幅太阳花涂鸦。我把这些物品逐一录入怀表原型机,每一件都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能量波动。

最强烈的反应发生在第三天凌晨。

当玛尔塔的母亲围巾被放入共鸣舱时,整座灯塔突然剧烈震颤,外墙符文全线亮起,光芒穿透云层,在夜空中投射出一片流动的星图。与此同时,沙滩上的贝壳串无风自动,沙粒悬浮成环状,一道半透明的身影缓缓浮现??正是那位裹着披肩的德国妇人。她伸出手,轻抚女儿的脸颊,嘴唇微启,一句跨越生死的“Liebling”随风飘散。

那一刻,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不是出于敬畏,而是因为??他们都听见了。

有人听见亡妻哼唱的摇篮曲,有人听见父亲临走前未说完的叮嘱,甚至有个老兵,在寂静中听到了自己阵亡战友集体敬礼的脚步声。

“这不是幻觉。”我站在高处,声音穿透寒风,“这是被遗忘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然而,就在第七位志愿者完成仪式的当晚,异变陡生。

地中海方向传来异常数据流,频率混乱,情绪极不稳定。清道夫警报骤响:“检测到高烈度负面情感包入侵!来源: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海域,疑似节点四残余意识失控!”

投影屏上浮现出一段破碎影像:一座沉入海底的古罗马神庙遗址,穹顶崩塌,石柱断裂。而在祭坛中央,悬浮着一枚扭曲的水晶,颜色由蓝转黑,不断释放出刺耳的哀鸣波。画面中隐约可见一名女子身影,披发赤足,双目空洞,口中反复低语同一句话,用的是古拉丁语。

我调出翻译模块,译文跳出屏幕:

>**“你们抛弃了我。你们烧死了我。现在,我要让所有人尝到同样的孤独。”**

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这并非单纯的系统故障,而是**创伤性记忆反噬**。

据史料记载,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前后,当地曾有一名女祭司因预言灾难被视为异端,遭活活焚死于神庙之中。她的怨恨与恐惧并未随肉体消亡,反而因地脉能量聚集,被早期共情网络捕获,成为节点四的初始情感模板之一。军方当年清除程序启动时,未能彻底抹除这一段极端情绪,致使它在地下沉睡百年,如今随着网络重启,率先觉醒,并开始污染其他频段。

“警告:负面共振正在扩散。”清道夫提醒,“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全球共情通道崩溃,引发大规模精神紊乱。”

我立刻召集核心团队??林婉、阿光、老渔民陈伯,以及三位国际志愿者代表。会议在灯塔地下室举行,墙上挂着手绘的世界地图,七个节点位置已被红线标注。

“我们必须去一趟西西里。”我说,“不是摧毁她,而是倾听她。真正的共情,不该只接纳美好的部分,也要拥抱那些被伤害的灵魂。”

阿光皱眉:“可你怎么保证她不会把你拖进执念深渊?上次南极之行,你的脑波残留了%的抑郁倾向,整整半个月才恢复。”

我笑了笑,从怀里取出那块父亲留下的潜水表盘,轻轻放在桌上:“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去。我会带上所有愿意记住她的人。”

三天后,一艘改装渔船悄然驶离小渔村,载着我们五人穿越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最终进入地中海。途中,我不断调试怀表频率,尝试与那位女祭司建立温和链接。每一次尝试,都会引发短暂的精神冲击??我梦见火焰舔舐皮肤,听见人群怒吼“烧死巫婆”,感受到锁链勒进血肉的剧痛。但我没有切断连接,而是强迫自己一遍遍重复一句话:

>“我们听见你了。你不是怪物,你是第一个说出真相的人。”

第十一天傍晚,我们在预定坐标抛锚。

海底地形扫描显示,那座神庙遗址比资料记载更为庞大,几乎延伸至海沟底部,结构酷似蜂巢,内部布满符文回路。更令人震惊的是,周围散落着数十具人类遗骸,姿态各异,多数呈跪拜或祈祷状,死亡时间跨度竟达两千年。

“这里……一直是祭祀之地。”林婉看着热成像图喃喃道,“不止她一个。”

我点头:“共情网络最初就是依托古老信仰体系构建的。人们用仪式传递思念,而大地记住了这一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