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玉强说:“秋收马上就要开始了,交公粮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玉强道:“您不是说,请别人帮我们交吗?”
“你要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就按原来考虑的方案办。”
“我觉得您说的那个办法就挺好。”
“那你起草一个告示,尽快发下去。发之前,要先和各个小组长沟通一下。”
“好的,告示怎么写?”
“意思就是我们承租的土地需要交公粮,凡愿意替我们交公粮的,持唐岭粮站出具的张彩云交公粮收据,我们就以粮站水稻最高收购价结算,当场付给现金。”
“好的,我现在就写。”
玉强将写好的文稿交母亲修改后,到街上打印出来,并复印了二百张,分别发到杨家岗、大李村等周边几个村庄的各家各户。见到告示后,大家都觉得是好事,表示积极参与,各个小组长也都表示支持。
秋收开始后,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彩云的公粮任务已全部完成,共支出现金近九万元。
彩云的绿色水稻也进入成熟期,玉强组织人员将稻田的水全部放干,小甲鱼也随之进入水塘和水沟中。
彩云决定把承租高庄子和陈庄子两个村民小组的稻田,从收割到打场、扬场、晒粮,直至运到王家峪西晒场的工作,全部委托给这两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包括考勤工作也由他俩负责。
玉强负责王家峪村民小组的相关工作,有翠负责考勤登记工作,村民们就跟给自己家干活一样,个个干劲十足,稻田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西晒场的稻谷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赵老板接到玉强的电话,一大早就出发,带着三辆大卡车赶到王家峪,看着金灿灿的稻谷,捡起一粒放到嘴里咬了一下,就听“嘎嘣”一声响,便点了点头,笑着对彩云说:“不错,装车。”
彩云道:“我怕天下雨,你能不能多派几辆车,尽快拉走?”
“下午还有两辆车过来,每天五辆车,要不了两天都能拉走。”
“这只是我们王家峪小组的稻子,还有两个小组的晒场不通车,全部运过来,相当这里的三倍。”
“那也没问题,你放心好了。”
“认证的问题怎么样了?”
“你们这里的环境评价已通过,但还要等水稻加工成大米,经抽样检验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式通过认证。”
“那水稻的价格怎么办?”
“如果认证能通过,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格,如果未通过,就按每斤一块八结算。”
“好吧。”
“按照协议,货款分三次结清,首次先付你三十万。”
“没问题,我相信你。”
不到一个礼拜,水稻全部被拉走,彩云一结算,水稻合计近五十三万斤,亩产达到八百四十多斤,如果算上那些不太饱满留作自己吃的几千斤稻谷,亩产应该能达到八百六十斤。
很快,赵老板来电话,绿色认证已经通过,水稻价格按照每斤二块一结算,彩云对此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