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川坐在办公室,看着实时热力图上闪烁的红点,仿佛看见无数颗心同时跳动。
他知道,这场运动已经脱离了任何人的掌控。它不再属于星火,也不属于他个人。它属于每一个曾被忽视、被定义、被否定,却依然选择发声的人。
深夜,他又一次来到全息剧场。今天是“燎原”虚拟男团首次合体彩排的日子。
五个少年从光影中走出,容貌各异,肤色不同,服饰融合了汉服、藏袍、维吾尔刺绣、苗银饰与现代机能风元素。他们的名字依次亮起:启、燃、曜、烬、辰。
音乐响起,《无名者之歌》的第一个音符穿透空气。
刹那间,整个剧场被无数条光线填满??那是观众席上每位工作人员手持手机打开闪光灯汇聚而成的星海。有人低声跟着哼唱,有人默默流泪,有人高举写着候选人名字的应援牌。
江临川闭上眼。
他听见的不再是歌声,而是一种时代的回响。
一种由千万普通人共同谱写的,不可阻挡的前进之声。
彩排结束后,林晚递给他一份文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来函,希望将‘星火X’部分课程内容纳入乡村学校美育试点教材。第一批试点涵盖甘肃、云南、四川十八个县。”
江临川笑了笑:“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免费提供全套教学系统,包括AI导师模块。”
“你不担心亏钱?”林晚问。
“有些事,”他望向窗外渐亮的天空,“本来就不该用钱来衡量。”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照进剧场。五个虚拟少年的身影渐渐淡去,化作漫天光尘,随风飘散。
而在遥远的新疆喀什,艾力江骑着摩托奔向镇上的网吧。今天是他第一次参加线上国际文化交流课的日子,对面连线的是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学生。
他怀里紧紧抱着那把木吉他,琴身上刻着一句话:
>“母亲教我的歌,终将唱给世界听。”
与此同时,陈野在东北租屋里完成了她的原创舞蹈《冻土开花》,视频上传后十分钟内获得十万点赞。评论区最高赞写道:
>“原来冰雪之下,真的藏着春天。”
江临川回到办公室,打开邮箱。一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函静静躺在收件箱中:
>“尊敬的江先生:
>您所推动的‘星火模式’被视为全球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典范案例。
>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将于巴黎举行的‘数字时代的人文重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他没有立即回复,而是转身走向档案柜,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十几年前他蜷缩桥洞时写下的字迹:
>“如果有一天我能站起来,
>一定要拉更多人上来。”
如今,那页纸已经皱得不成样子,但字迹依旧清晰。
他轻轻抚摸着那些年少时的誓言,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
飞机即将再次起飞,目的地是新疆。这一次,他要去亲自见证艾力江的第一场线下演出。
他知道,前方仍有风雨,资本的反扑、权力的压制、舆论的反复都将接踵而至。
但他也清楚,有些火焰一旦点燃,就再也无法熄灭。
就像那些曾在黑暗中独自挣扎的灵魂,如今终于学会了互相照亮。
而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风景,从来不是谁登上了巅峰。
而是无数平凡之人,终于敢对自己说: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