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步步登阶 > 第525章 把手机捡起来(第1页)

第525章 把手机捡起来(第1页)

……

王哲气愤坏了。

华春苑三个小区的改造项目对他非常重要,因为他从盛宏建设出走,不仅仅意味着他得罪了盛宏建设的老板,更意味着他得罪了鑫龙地产。

而鑫龙地产在近江的地位就相当于万科这样的地产巨头一样。

可以说。

在近江得罪鑫龙地产很难在近江建筑行业混了,这也是他老板为什么宁愿赔偿违约金,也要违约的原因,因为实在得罪不起鑫龙地产。

结果今天一大早,一帮人过来拦着他的工人,不让工人给他施工,说是之前这些工。。。。。。

雨水顺着舷窗蜿蜒而下,像一道道未干的泪痕。机舱内灯光微弱,许小阳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陈宇留下的那张字条复印件??“我想告诉所有人,那些让我们变乖的课,是毒药。”我凝视着这句话,仿佛又听见了育音谷深处那一层层阶梯上传来的脚步声,空荡、冰冷,却步步生根。

E-7发来的坐标显示,那座南极通信塔位于毛德皇后地边缘的一处冰裂谷底部,曾属于上世纪某个冷战时期的极地监听项目。后来档案封存,无人问津。直到最近,系统捕捉到一段间歇性发射的低频信号,频率与育音谷核心控制波完全一致,且带有自适应调制功能??它不仅能识别接收者的脑波特征,还能根据情绪波动动态调整输出内容,诱导顺从、压抑、自我怀疑,甚至制造幻觉中的“权威声音”。

“这不是广播。”赵岩在起飞前最后一次视频会议中说,“这是播种。一旦激活,它会通过大气电离层反射,在南半球形成闭环传播网。孩子们将在梦里听见‘你不够好’‘别惹麻烦’‘安静才是美德’……而他们醒来时,只会以为那是自己的念头。”

我握紧扶手,指甲陷进掌心。最可怕的操控,从来不是强迫你做什么,而是让你相信那个被驯服的自己,就是真实的你。

飞行持续了十七小时。中途在澳大利亚珀斯补给,我们换了架改装过的极地运输机。登机时,苏倩传来最新情报:哈尔滨案背后的心理学家之一??林昭年,已于昨日凌晨在拘留所“自杀”。现场留下一封遗书,声称自己“只是执行上级命令”,并暗示周振国才是整个静默工程的真正设计者。“笔迹分析显示有明显伪造痕迹。”她写道,“而且他的死法太干净了,像是被安排好的退场。”

我盯着这条消息良久,忽然想起《育音谷幸存者口述史》里一个细节:林昭年曾在一次内部培训会上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反抗,是要让反抗看起来很愚蠢。”

他们早就准备好后路。哪怕帝国崩塌,也要留下足够的迷雾,让人们争论“谁才是真正凶手”,而不是追问“为什么我们会容忍这么久”。

飞机穿越西风带时剧烈颠簸。我戴上降噪耳机,试图入睡,却梦见了阿?。她在井边站着,手里提着一盏纸灯笼,轻声念一首从未听过的童谣:“一级阶,闭嘴不哭;二级阶,听话最酷;三级阶,忘记痛苦;四级阶,替我说服……”每唱一句,就有个孩子从黑暗中走出,站成一排,眼神空洞,嘴角挂着标准微笑。最后轮到我,她递来一支笔:“轮到你写歌词了。”

我惊醒时,窗外已是茫茫雪原。

基地建在冰盖之上,由三座相连的半地下穹顶构成。我们降落时,科考队员已撤离大半,只留下两名自愿留守的技术员协助接入通信系统。寒风如刀,呼啸着刮过金属外壳,发出呜咽般的共鸣。E-7远程启动扫描程序,十分钟后传回结果:塔体内部存在活跃能源反应,但尚未全功率运行。控制系统处于待命状态,需要双重生物密钥才能激活??也就是说,有人计划在未来某个时刻亲手按下开关。

“为什么选这里?”我问。

“因为这里是世界的尽头。”许小阳低声说,“没有法律,没有监管,也没有见证者。如果要在地球上抹去一种思想,最好的地方就是没人相信它存在的地方。”

我们在主控室架起临时工作站。赵岩带着设备进入塔基,试图破解防护协议。六小时后,他带回一块锈蚀严重的铭牌,上面刻着一行小字:“登阶计划?终章节点?ProjectLadderFinalNode”。背面还有一串编号:L-9。

“L级?”我心头一震。育音谷日志中提到过,L级是最高权限层级,仅限“创始成员”使用。整个项目历史上,拥有L级密钥的人不超过五个。周振国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正是林昭年的导师,已失踪二十年的陈默之。

“陈默之……”我喃喃念出这个名字。他是最早提出“情感频率共振理论”的心理学家,也是“静默工程”最初的学术奠基人。后来因反对军方将技术用于儿童实验而被除名,官方记录称其死于一场车祸。可现在看来,或许他只是消失了。

“也许他没死。”苏倩调出一份尘封的联合国环境署报告,“1998年,这座科考站曾接收过一名自称‘气候观测员’的访客,停留两周,期间独自进入过通信塔三次。登记名字是假的,但虹膜扫描残留数据显示,匹配度高达92。7%。”

我的心跳加快。如果陈默之还活着,如果他就是那个准备启动终局基站的人……那么这一切就说得通了。不是复仇,也不是权力,而是一种扭曲的救赎。他可能认为,只有彻底清除人类的情绪混乱,才能避免战争、暴力、痛苦。就像一个医生,为了治好病人,不惜切掉所有神经。

当晚,暴风雪突袭基地。电力一度中断,备用发电机勉强维持核心系统运转。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翻阅从育音谷带出的原始档案缩微胶片,终于在一份加密附录中找到了关键信息:L-9密钥并非单纯的身份验证,而是基于“道德困境应激反应”生成的动态密码。换句话说,要解锁系统,必须经历一场真实的心理考验??比如,在明知后果的情况下,选择是否牺牲一人拯救多数。

“这根本不是技术门槛。”我说,“这是哲学审判。”

许小阳看着我:“你觉得他会怎么选?”

“我不知道。”我望着窗外狂舞的雪影,“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能在他做出决定前阻止他,那么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只会换一种形式继续。”

第二天清晨,风势稍缓。我们决定冒险深入塔体内部。通道狭窄幽深,墙壁布满结霜的电缆管道,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臭氧的味道。走到第三层时,赵岩突然停下:“这里有新脚印。”

不是我们的。

靴印尺寸偏小,步距均匀,显然属于一个习惯控制节奏的人。再往前十几米,一扇合金门虚掩着,门缝透出微弱蓝光。推开门,是一间圆形控制室,中央悬浮着一座全息投影装置,正缓缓旋转着一幅地球模型。赤道以南,无数细小红点正在闪烁??那是潜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城市。

一个人背对我们站在台前,白发苍苍,身穿旧式科研袍,左手戴着一只泛黄的皮质护腕。

“陈教授。”我开口,声音在空旷中回荡。

他缓缓转身。面容枯瘦,眼窝深陷,但目光锐利如初。他没有惊讶,仿佛早已预料我们会来。

“你们不该到这里。”他说,声音沙哑却清晰,“这里不是审判场,是手术台。”

“你在准备启动终局基站。”许小阳上前一步,“你要用这座塔,把全世界的孩子都变成不会哭的人。”

“我不是要控制他们。”陈默之平静地说,“我是要治愈他们。你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校园枪击、家庭暴力、网络仇恨、青少年自杀率十年翻倍……情绪自由带来了什么?更多的痛苦。我们发明语言本是为了沟通,可现在,它只用来伤害。我花了四十年研究人类心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爱的能力,建立在秩序之上。而秩序,需要沉默来守护。”

“那你妹妹呢?”我忽然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