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97章 进山还是追大学生 许海军愁了(第1页)

第797章 进山还是追大学生 许海军愁了(第1页)

李向前这边给李龙通知完,李龙离开供销社后,开着吉普车直接去了四小队。

李家院子里,李青侠在拾网,杜春芳在整治菜地,他们两个看到李龙过来都很开心。

“我大哥大嫂下地去了?”李龙下了吉普车问道。

“嗯,到大海子上面那块地里间苗去了。”

杜春芳看出来李龙很急,直接指了北面,“你那车能开过去吧?”

“能,晴天那边路还好。”李龙也没解释有啥事,他和老爹老娘打个招呼,就匆匆上车打火倒车赶往地里去了。

他在地头找到了大哥李建国。

今年的冬小麦长势不错,这边李家兄弟俩的地分在了一起,一块种小麦,一块种花葵。花葵苗现在也已经顶破土长了起来,李建国和梁月梅两个正在间苗。

农作物播种的时候会量,比如一亩地长六千个苗,播种的时候可能播一万到两万,主要是怕种子不适合或者土地有问题,再就是天气影响导致苗子出不齐,所以种子基本上是多于正常值的。

但通常情况下,除非有严重的灾害,否则的话出八成以上的苗是没问题的,这样往往导致苗子又会多,当然,宁可多也不可缺。

等苗子长出地面三五厘米,基本上稳定下来,就可以间苗了,除了小麦这种作物不需要干这事,这边种的其他的作物,包括玉米、油葵、花葵、打瓜等都要间苗。

毕竟种的太密了,苗子争营养,长不好,得保留一定的苗间距。

是什么时候不用间苗了呢?还得过二十多年,那时候种棉花用点播机或条播机,一个眼就点一两个种子,上面盖上薄膜,成活率高,也就不存在间苗的事情了。

还早。

间苗是个苦活累活,人得蹲在地上一步一停的,把那一丛小苗中最壮实的留下来,剩下的就给剔掉。

有些苗根扎的很深,现在土质比较干容易板结,所以拔不好的话,苗只拔掉一个头,它还会继续长。

地少了还行,地多了,那二十亩地,就打一行半米,也得二万多米,得蹲着挪多少步?一天下来,人都快废了。

大哥李建国戴着帽子,大嫂梁月梅包着头巾。开春的风大,就这几天功夫,两个人的面庞都已经变得黑黝黝的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就是这样辛苦。

几十年后,李龙看着机械化规模化甚至于无人化管理的农田,便感慨着现在种地怎么这么容易呢?原来怎么那么苦呢?

李龙走到地里面,他恍惚了一下现,自己从八一年底重生之后,再没怎么到农田里呆过,种地这件事情,距离自己好像已经很远了。

如果把自己再放到地里,还能吃得下这个苦吗?

不好说了。

“出啥事了,你咋跑地里来了?”地头上,李建国正靠着拖拉机喝水。从开春开始,李家每天早上吃过饭后要烧一壶茶——烧开水,茶壶里把砖茶块掰碎,开水一冲,就是一大壶茶。

早上家里零碎的活干完,茶壶里的茶水温度也降了一些,然后把茶水倒进塑料笼子里——也就是南方一些地域所说的公文包。

这时候没有塑料污染、微塑料的说法,这塑料笼子装热茶、装酒、装蜂蜜都是有的。

地里干活,这一笼子五公斤茶水,等到中午可能就剩下一两公斤——北疆在八十年代,开春气候干燥不是说着玩的,李龙自己曾经干活干着干着鼻血就流出来了。

“编抬把子的活下来了,四千个,”李龙说道,“今年价格贵一些。”

“还能比去年贵?”李建国有点意外。

现在没有外人,他也敢说。去年李龙是按全价付给他的,别人一个抬把子拿四块,他拿八块。

一个抬把子季,他能拿到一千块钱左右,这可不是小钱!

现在普通家庭,种一年地,毛收入都不到一千块钱。

这还是在北疆地多的情况下,放在口里地少的地区,一年的毛收入,现在的水平,能有两三百已经很多了。

“今年一个抬把子九块钱,不过明年可能就没这个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