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曦正要朝门口走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全身黑的男人给魏茜茜递了一把伞。
黑色雨伞挡住男人大半张脸,只见脖子以下,一股神秘的气息笼罩在他身上。
袁晨曦觉得这颀长高大的身影有点熟悉,但又说不出叫什么名字来。
她拿起包包,走了过去,只见冷西沉上车的身影。
天黑蒙蒙,加上下了雨,看不清他的车牌号。
袁晨曦看了看魏茜茜手中黑色劳斯莱斯雨伞。
“又是谁啊?领证了才来追你,太不识好歹了,哪怕他早一天……”
“冷西沉。”
“。。。。。。
春风拂过城市上空,那只红色风筝越飞越高,仿佛挣脱了所有重量。它掠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滑过公园里孩童仰起的脸庞,最终停驻在一片低矮的居民楼之间??那里,是袁晨曦与念安租住的小屋。
阳台上的风铃叮当作响,像是在迎接它的归来。风筝的一角被风吹得微微卷起,上面隐约可见稚嫩的笔迹:“妈妈,我追着你呢。”袁晨曦站在窗前,一眼便认出了那是念安前几天画的草稿。她快步出门,在楼下巷口捡起了这只漂泊归来的纸鸢。指尖触到那熟悉的蜡笔痕迹时,她忽然笑了,眼角却泛了湿。
她将风筝带回屋里,轻轻摊开在桌上。念安放学回来,书包还没放下就扑了过来:“妈妈!我的风筝回来了!”
他小脸通红,眼里闪着光,“我就知道它不会丢的,它是想替我们去看更远的地方!”
袁晨曦蹲下身,用手语比划:**“它完成了使命,现在该轮到我们继续写了。”**
当晚,母子俩坐在灯下,用新的彩纸重新制作风筝。这一次,他们画上了更多的细节??桥洞下的雪夜、法庭门口的拥抱、庇护所门前盛开的郁金香,还有那幅《等待》铜像下无数双交叠的手。每一笔都像是一次回忆的轻抚,温柔而坚定。
“妈妈,”念安忽然抬头,认真地问,“如果有一天你也飞走了,我会不会也追不上?”
袁晨曦怔了一下,随即握住他的手,缓缓打出一串手语:**“风筝飞得再高,线轴始终在孩子手里。是你牵着我,不是我离开你。”**
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写下一句话递给他看:**“这里写着你的名字,一辈子都不会改。”**
念安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用力点头,扑进她怀里。
几天后,“风筝信使”项目的第二期活动启动。这次的主题是“回音”。主办方邀请参与者写下收到某封信后的回应??可以是对过去的答复,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承诺。展厅中央新增了一面“回音墙”,挂满了折成风筝形状的信笺,随风轻轻摆动,如同无数灵魂在低语。
袁晨曦带来了一封迟来十年的回信。
信是写给年轻时的自己的。
她在日记本上一字一句誊抄,笔尖微颤:
>**“亲爱的晨曦:**
>你还记得那个躲在桥洞下哭泣的女孩吗?她以为世界只剩黑白,以为沉默是最好的保护。可我想告诉你,你会活下来,而且活得足够明亮。
>你会有一个儿子,他会叫你妈妈,会为你做黏土小人,会在梦里喊你‘风筝妈妈’。
>你会站在阳光里,不再害怕被人看见。你会学会开口,不是用声音,而是用爱。
>别怕前方黑暗,因为你本身就是光。
>??十年后的你”**
她将信折成一只展翅的燕子,挂在回音墙上。旁边,正好是林婉清写给她母亲的回信:**“妈,我梦见你抱着小时候的我,没有打雷,也没有摔东西。我们在桃树下吃糯米团,你说‘慢点吃,别噎着’。醒来的时候,枕头湿了。但我这次,不是哭。”**
两封信并列悬挂,像一对终于合拢的翅膀。
活动结束当晚,袁晨曦接到洛姝电话:“有个新学员,情况很像当年的你。失语三年,丈夫家暴,孩子被强行带走。她不肯说话,也不愿见人,只在纸上反复写一个词??‘风筝’。”
袁晨曦沉默片刻,说:“明天我去见她。”
第二天清晨,她独自前往庇护所的心理咨询室。推门进去时,女人正蜷缩在角落的椅子上,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破旧的童话书。听见脚步声,她猛地抬头,眼神警惕如受惊的小兽。
袁晨曦没有靠近,只是安静地坐下,从包里拿出一张彩纸,开始折风筝。动作缓慢,每一步都清晰可见。女人的目光渐渐被吸引,落在她灵巧的手指间。
许久,袁晨曦停下,将折好的小风筝轻轻放在茶几上,然后用手语打出一句话:**“我也曾被人说不配当妈妈。但他们忘了,爱不是谁赐予的权利,而是我用自己的命换来的资格。”**
女人的身体微微一震。
袁晨曦继续写道:**“你写的‘风筝’,我看到了。它没断线,只是暂时被风吹偏了方向。你想不想,试着把它拉回来?”**
女人低头看着那张彩纸做的风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突然,她伸手抓起铅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递给袁晨曦:
**“他说我是哑巴,生的孩子也是怪物……可我听见了,宝宝第一次笑的声音……那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