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打算过多的追究,且他也没有这个本事来追究。宋陵只想将这件事情推到齐国大皇子的身上,以大皇子那性子,最后多半会算在祁桓头上。
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齐国太庙被烧这事儿闹得满城风雨,极为轰动,连远在长安的祁桓也听说了。
系统高兴得拍手称快,成了,他们总算是办成了一件事情!
太庙都烧成那样了,里面的东西自然不能保存。前两回,宋陵仗着火炮跟齐国硬刚,这一次,看他还有什么本事?
但为保万全,系统还是逼着祁桓继续针对宋陵。宋陵已经答应前往光州互市,他们得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彻底解决宋陵。
没了宋陵,对它,对祁桓,都大有裨益。
祁桓不懂没关系,系统知道这一点就行。为达成目的,它甚至不介意祁桓恨上自己:“这只是个开始,将宋陵灭口才算是目的达成,到时候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祁桓听着便是一声冷笑。
他不指望能从系统这儿得到什么,只盼着事成之后,这家伙能滚得远远的。
系统还在为了前往光州一事提前谋划,冷不丁背了一口锅的大皇子却直接破口大骂起来。
“燕国那些人根本就是满口污蔑,危言耸听!我没事烧他们太庙做什么,什么脏了臭的都往我身上推!”
一边的二皇子提醒:“没准是有人借刀杀人呢?”
“你是说……?”大皇子一顿,一时间全都想明白了,是了,燕国不会拿太庙开玩笑,他们这样愤慨,此事多半还真是齐国人所为,做了之后还恶意推到他身上。
哼,他知道是谁做的了。
第59章补偿
这天气虽然没有彻底回暖,但从建康到长安的这一路也得耗费不少时间,尸体运到了京城,一路上臭气熏天。
若非这件事牵连到自己,大皇子是绝对不想要插手的。可那愚蠢的燕国皇帝既然认准了是他所为,大皇子还真就得查清楚了。
他不止在人前要解释,父皇那边大皇子也立马去自辩了。
大皇子跪在他父皇面前,几乎身泪具下,他自问实在是没有理由跑去燕国闹事。再者说来,自己一向只在齐国朝中拉帮结派,对燕国的事从未染指,也从没有在燕国安插人手,跟燕国的一干人等都不熟悉,他便是真想一把火烧了燕国的太庙,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他冤枉啊!
这些话,齐皇是信的。老大若真有此举,完全是吃力不讨好。至于老大口中指认的老三……齐皇其实怀疑过。
之前出使燕国,还有光州通互市,老三曾先后数次前往齐国。老三这个人蛊惑人心的本事不小,他若真拉拢了燕国的大臣,里外勾结烧了人家的太庙,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栽赃嫁祸给老大,也是老三能干得出来的事。老大即便不是太子,势力也不容小觑,老三绝不会轻易放心。但这一切也只是怀疑罢了,真相如何,还得慢慢查起。
齐皇将这件事交给老大,又点了朝中几个老臣从帮监督。
大皇子捏着鼻子,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所有的尸体。普通人或许看不出,但是经常查案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齐、蜀、燕三国因地处环境不同,各国百姓在相貌、身高等各方面都会有些差别,这差别并不会因为换了一套行头就能抹除。
刑部大理寺的人看过之后,便确认这些人确实是齐国境内的,除却部分面无全非的尸首,其他有几句还能分得清面容,回头逐一查证,没准能够查到户籍。
不过希望也不是很大就是了,大理寺副手直白地告诉大皇子:“这些人既然敢只身赴死,只怕是料定了旁人查不出他们的身份,兴许连户籍也没有。”
这般毫无头绪地去查,也等同于大海捞针,便是查到尸体彻底腐烂了也未必能得到消息。
大皇子咬了咬牙:“不论如何,先查了再说。”
刑部、大理寺走正规程序,他则单独叫人盯紧祁桓跟他那位好岳丈。
即便大皇子因为祁桓成为太子一事稍显颓势,但他这么多年争取的底牌尚在。他死盯着不放,祁桓跟冯尚书这边也十分被动。
祁桓不解,分明已经事成了,为何还会变成这样一团糟。
他倒是没有质疑那些人身亡前将脏水泼向老大,毕竟死都死了,自尽前拉别人下水也在情理之中。即便他们不攀扯老大,燕国人也会找上门。他们安排得再周密,总不至于做到天衣无缝。
祁桓不解的事,为何每次系统的算计最后都能烧到他们自己身上?系统还说宋陵命中带煞,不为天道所容,可他怎么觉得,天道容不下的那个分明是系统?
然而系统压根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只一味地谴责他人:“宋陵那狗东西还是这样不知轻重,也不看看燕国的国力什么样就敢跟齐国叫板。你何不鼓动齐皇,直接派兵踏平了燕国?”
“火烧太庙被人捉住了把柄,如今又要挥师南下,叫外人怎么看齐国?”祁桓没好气地反问。
系统趾高气扬:“那又如何?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顺利统一南北,这些刁民的谴责根本无关痛痒,也无需在意。”
祁桓觉得系统为了弄死宋陵已经疯了,为了达成目的,其他一概不管。
跟这样的疯子为伍,祁桓怎么能不为自己的将来忧心?至于系统给他说的那些野心,那些将来,祁桓已经不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