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汴京食滋味 > 6063(第5页)

6063(第5页)

江知味大为震惊,连忙和连池一道,去找了刘廉,又在刘廉的帮助下,把钟亦凑到了一块儿。

焦头烂额之际,四人围聚,商讨怎么把沈寻从沈宅解救出来。

刘廉气得吹胡子瞪眼:“我就说这个沈万山是个糊涂爹,哪有亲爹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的。要不是当初觅之非从他手里把云家的那一半祖产夺回来,还不知道这人要怎么在汴京城里翻了天。”

“要不然我领一帮人,冲到沈宅去,把门房打晕,把觅之带出来算了。”

钟亦家中,和刘廉一样,都在朝廷当官,官位不高,声望却有些,养的那帮家丁也精壮,此法可行。

但治得了标却治不了本,这回是救出来了。根本问题没解决,改制一事遥遥无期,又有沈父从中阻拦,沈寻的精气神怕是经不得这般磋磨。

江知味作为这几人其中的外行,倒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若不然,从沈记衣料下手,打他一个声东击西。到时沈万山必不可能有精力再去插手沈寻的事,既能给他重创,又能还沈寻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自由。”

刘廉和钟亦齐齐地凑过来。

“这便是生意人的头脑么,妙极。主意是不错,但江娘子,沈记衣料在汴京城商会的地位根深蒂固,要想折他羽翼,谈何容易。”

“是啊,江娘子。”钟亦也附和,“想法是好,但就算报官,官府也未必解决得了这种家务事。若是不了了之,更是后患无穷。”

江知味琢磨了一番:“你俩啊,都是文人思维,还是太讲道理了。这不是有现成的路子么,就从沈万山囚禁大理寺命官下手。”

“做生意嘛,讲究口碑、人品。可若是沈记衣料的领头人都烂成了一团,沈记衣料的口碑,可不就跟着稀巴烂了。”

一人塌房,对企业品牌的影响巨大,后世这种案例发生的就不少。尤其宋时时兴的都是家族企业,抗风险能力远低于后世的那些。

“找个人,把这话添点儿油,加点儿醋,铺天盖地地散出去,一人之力或许难成,但千千万万人的唾沫压下来,我就不信沈万山还能在那儿悠闲地凫水。”

第63章灌汤小笼

两个法子一并实行。

先叫王婶出去打了个头阵,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把沈寻被囚禁的事情散播出去。尤其在大理寺周边,先把这消息扩散开,叫大理寺的尹大卿他们都听说了这事。

本以为沈寻因病告假的尹大卿错愕不已,连忙找来刘廉求证。

得知确有其事后,亦是伤透了脑筋。

尹大卿待人和善,在官场,是个顶好的上官。在私下里,也同一众同僚往来甚好,更是改制一事的头位参与者。

刘廉没有隐瞒,告知了他们的计划。

此法尹大卿虽不赞同,却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些事情要想斩草除根,的确得用上狠辣一些的招数。

他叮嘱了大理寺周边,莫要驱逐散播流言的那位。就当她是个疯子、傻子,青天白日的说点胡说,没人在意。

有尹大卿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王婶正愁这些日子没能为食肆做点什么,有了足以她发光发热的戏台子,自然得好好表现。

不出三日,沈万山囚禁亲子的故事就成为了汴京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有一些与之交好的商铺,在前往沈宅求证过后,连夜把沈记的徽记从门头上抹去。

沈寻又在沈宅度过了暗无天日的三日。

六天了,江知味掰着指头数:“是该继续动一动了。”

当天夜里,江知味在知味食肆坐镇,招待了名曰钟大人和刘大人的两位,大张旗鼓地引那两个替身到包厢里头坐,好给刘廉和钟亦制造不在场证明。

而另一头,真正的他二人,则打扮成了到府上送快食的外送员,在连池和沈老太太的里应外合下,悄悄潜入府中,把沈寻带了出来。

要放在以往,这会子的沈寻,应该是虚弱、无力,面色苍白如纸,好似被风一吹,就如折翼的蝶那样翩然倒下。

可出了府,在马车上,经由沿街的灯火一照,刘廉发现,这厮哪有一点精气神不足的模样,那面上隐隐透出的滋润红光,就差把夜色歘地一下照亮了。

刘廉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沈觅之,亏得我们殚精竭虑了这些天,你是如何做到,把自个儿养得红粉白胖的。”

“红粉白胖倒算不上。”钟亦替他解释,“我想觅之是笃定了会有人进去救他,所以这几日半点不敢懈怠,把该吃的该喝的都蒙头塞进了腹中,所以才有今日的好气色与精神气吧。”

沈寻点头:“还是有琴懂我。”

刘廉偏过头去:“你上回说,江娘子懂你。这回又说,有琴懂你。好好好,敢情这么多人里头,就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呗。”

钟亦扑哧笑出声:“刘邙苟,我看你现在的模样不像觅之的友人,倒像个怨妇。”

头扬得更高,刘廉一时羞恼,怎么都低不下那骄傲的头颅。沈寻揽过他二人的肩:“谢谢你们救我出来。连池出去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二人肯定会想着法地救我于水火。”

“还有江娘子呢。”刘廉道,“觅之你不知道,这些主意,大半都是江娘子出的。你要谢,好好感谢她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