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在想,到底是谁能够成功偷到考题?知道考题的一共也就六个人,皇帝,四位丞相加上礼部尚书,俱是人臣之极,考生里也没有他们的亲眷,怎么会为了银两而泄露考题?
皇帝把五人查了个底朝天,愣是没能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一时竟然让局面僵住了。
相关人等还在牢房里关着,一直关押也不是办法,皇帝一拍脑门,又一次打开了天书。
虽然天书全凭心情显示,但没准能够找到一点痕迹呢?
皇帝略过大段大段的心情描写,眉头皱的比地铁老头还紧。
与此同时,沈知澜正在查看系统,同样开始皱眉。
蝴蝶动了动翅膀,却在热带雨林掀起一场风暴,这次的科举舞弊案,用蝴蝶效应来形容,简直是恰如其分。
先是会试第三暴露才学不足,接下来是牵连大批人入狱,京城人人惶恐不安,道路以目,还顺手查出好几件案子,这时才笔锋一转,描述起某个太监的异状。
太监有从小进宫的,也有长到半大家中贫困活不下去,下了狠手谋个富贵的。在御书房伺候的小夏子就是这样一个太监。
在宫中稍稍放松守卫后,小夏子借着命令出宫,去了京城中一间隐蔽的民宅
“来人!去捉拿御书房的小夏子!凡是跟小夏子有任何首尾,和他见面的人,统统拿下!只要能留一张口说话,手段不论!”
这样的命令一下,就表示不用特意顾忌,只管拿到活口就行。
属于皇帝的御驾卫立刻出发,将小夏子捉拿归案,下到大牢中。
刑部尚书亲自去审问,小夏子也不是什么铜豌豆,大刑之下,什么都招了。
真相是惊人的。
小夏子跟那个会试第三原来是异父同母的兄弟。
小夏子家中贫困,舍身进了宫里,而他的母亲早早改嫁,又生下了会试第三,两人本来不知道这层身份,直到后来,二人在京城相遇,互相相认,抱头痛哭。
小夏子见着兄弟为了会试而头悬梁锥刺股,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又因为在御书房伺候,看到皇帝拟定科举题目,就起了偷题的心思。
而他偷题的手段,既让人瞠目结舌,细细想想又觉得有道理。小夏子略略认识几个字,伺候的时候站在侧面,通过皇帝毛笔的晃动,写有题目纸张下头那张纸渗透的墨迹等等,居然判断出题目是什么,然后悄悄传给自家兄弟。
握了个大草!看到泄题手段的沈知澜目瞪口呆,牛逼,实在是牛逼!竟然能够用这种手段偷题!简直就是天生的间谍,地养的卧底啊!这要是在混乱年代,妥妥能混到高位啊!
皇帝同样无语,妈的查了个底朝天,没想到奸细竟在自个身边!也难怪,他把重点放在五位大臣身上,对自己身边伺候的人只是审问一番,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细微的手段。
除了人证,还有物证,以及会试第三聘请枪手的证据等等,统统都摆在四位丞相面前。刨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
韩相看到这样的操作,在心里同样一通卧槽,同时还升起几分畏惧。如此高明的手段,竟然还被皇帝的御驾卫查了出来,岂不是说在御驾卫眼中,没有秘密么?
第052章第六十二章
即使自己行的端做的正,韩相还是觉得,怪吓人的,连别人私下话语都一清二楚,御驾卫好高明的手段。
其他三位丞相也跟着缩了缩脖子,觉得自己最好紧一紧皮子,教育好家中子弟,免得撞枪口上。
韩相重新把话题回归:“皇上,既然舞弊案子已经查清楚,是否另寻缘由再公布出去?也免得民间议论纷纷。”
因为泄题是皇帝身边发生的,韩相跟其余三位丞相商量的结果就是避重就轻,另外寻个说辞,也省的有人质疑起皇帝威信。
“不,照实说!”皇帝沉吟片刻,还是改了主意:“如果矫饰言辞,掩饰真相,再被某些人不小心散布出去,那才是真真折损朝廷的威信,让人质疑科举的公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是粉饰太平就能掩盖过去的。”
“说,原模原样的说!”
“就算是这样隐蔽奇巧的手段,不还是被朕识破了?也好让那些有铤而走险之心的人看看,到底值不值得冒这么一次险?到底是他的法子巧,还是朕的御驾卫手段高?”
皇帝冷笑着,眼神确是十足得意。
谁敢来试?试试就逝世。
韩相心中惴惴,再三劝阻,却拗不过皇帝,只得照办。他亲自起草一片公文,将整个过程描述出来,还誊抄成文书,在布告栏上公之于众。
文书上还说,此次成绩作废,择日重考,涉案人员无关人等都直接释放加以抚慰,自行回家休养。
布告一出,难免有人议论,说小太监手段精妙,一旦成功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更多人议论的是,这么精妙的手段还不是让人发现了?还倒了大霉,可见这再厉害的贼也会栽到官府手里啊。
韩相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反而是官府涨了一波威望。
沈知澜近日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布告,听到议论,也感知到朝廷信誉度的上升,只觉得这个“公文公告”想法跟他英雄所见略同。越是这样牵扯重大的事情,越是要说的清楚明白,公之于众,不然时间一长就会有人岁月史书,编出不知道多少五花八门的传说来。
在现代有史料佐证的情况下,还有人胡说八道,更何况古代信息闭塞的地方,以雷霆之资宣布真相,还省的有人胡编。
这次查了清楚,正好还考生们一个清白,他们回家休养好身体后,又能重新参加考试,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