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老朱和朱标才能真正放心。
当然了,陈景恪不参与进来,还有个老生常谈的原因。
降低自己的危险性。
这次变革的主题,就是官制。
牵扯到无数人的帽子问题。
如果陈景恪插手了,必然会有无数人投靠他。
就算他不想结党都没有办法,别人会硬往上靠。
有人会说了,你靠我不认不就行了。
对不起,不行。
这些人不光会硬靠,还会打着陈景恪的幌子拉帮结派。
你是安平侯提拔的人吗?我也是啊。
那我们大家都是安平侯的人,以后要多多帮衬啊。
于是,在陈景恪不知道的情况下,一个因他而组成的政治小群体就诞生了。
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以,陈景恪置身事外,是最合适的办法。
对此,大家都心照不宣。
不过陈景恪也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问,真要这么干了,那就是自外于皇家。
这个中间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目前来说,陈景恪把控的还是比较好的。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来了解一下进展的。
比如今天。
朱雄英没好气的道:“我现在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都晚,圆圆都和我生疏了。”
“好不容易偷个懒陪她晚玩一会儿,你又来搅和。”
陈景恪作势转身:“那我走?”
朱雄英道:“行了行了,坐吧。”
两人各自落座,谈起了最近的筹备工作。
对整个体制的变革,肯定不是说说就行的。
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现在朱雄英就在带领内阁学士,以及朝中的重臣,在完善这个方案。
在围绕管人、管事的总原则之下。
新机构怎么设置,职权范围怎么划分等等,都要更加明确。
还要给各部门,制定最基本的职业守则。
这些都弄好之后,还要挑选合适的人去担任这个职务。
这个变革的大致方向,自然是陈景恪提出来的,不过他并没有照搬前世的机构设置。
现在的大明,已经走上了一条与古代不同,也和前世不一样的道路。
前世的经验只可作为参考,不能当做标准答案。
更何况,前世大多数政治群体,也在不停的自我调整。
使自己更加适应新局势。
所以,照搬前世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