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飞升失败後成了小白皇帝 > 第346章(第1页)

第346章(第1页)

朱平恍然发现了什么,惊道:「那上面不是说圣天子自小就不上课的吗?上课也都是睡觉,功课都不写的,如何能编出未来大晋学子的教材?」

虽然走马观花的翻阅他们什么具体内容没看清楚,但是这些东西,绝对不是他们以往贵族教育的内容!

朱平的问题也是天下所有注意到这一点的大家想问的。

说好的圣天子幼时不爱学习呢?不爱学习的人能亲手写出这样好的字,编这么多的教材出来?

第286章直播观影十

【说完了重山,本来我是想说单个人的,但是后面发现,他们的成就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说一个人就必须要说另一个,当然,你们也可以是认为我没法选出最知名的那个,于是我就把他们整合在一起,他们就是——学宫英才。】

所有人都精神一震,来了来了,终于要说这个提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学宫了!

【学宫英才,顾名思义,就是洛阳学宫丶长乐学宫培养出来的人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两座学宫的起源。

先是昭明元年,圣天子发布招贤令,广邀天下人才来洛阳,宣布成立洛阳学宫,日后大晋的人才都会在学宫甄选。

昭明元年开始,学宫里的构成是这样的,通过招贤令选出来的人才丶丞相写信邀请过来的着学派大贤和他们的弟子,以及找了各种门路,贵族和官员们举荐来的两位贤才和他们的弟子。

学宫这个时候的工作就几个,配合天子改新字丶编《洛字》丶《诸国字典》和《诸国史书》。不过编书不是个轻松的工作,在这么多人才的努力,和扶仙宫的纸张供应下,一直到昭明五年,也就才编好了《洛字》和《诸国字典》,《诸国史书》一直等到昭明十五年才编好。】

不管是大晋官员还是没入朝堂的学派们,他们都觉得后人对这编书这事有误解。

5年就能制编好《洛字》和《诸国字典》,15年编出一本《诸国史书》,这已经不慢了,甚至可以说是速度非常之快。

【明面上学宫的主要工作好像就是编书,可来了洛阳的英才们,做的事情可远远不止。

先说鲁氏,被齐王举荐,昭明元年入京,人家直接就去给广阳公主送礼,走捷径赶紧先见天子。

在和圣天子聊天,确定了用工器来改变丶提高大晋人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方针,鲁智直接就被封了建造署署长,挂靠在少府名下,还有了能出入扶仙宫的资格。

昭明二年朝廷官制大改,少府的建造职能归了工部,税收职能归了户部,鲁智一跃成为户部副部长,官职从二品。】

等等,你先别继续,跟我们说清楚这个改官制是个怎么改法?

什么叫少府的税收职能给了户部,建造职能归了工部?

那少府还有什么?

还在齐地的鲁氏纷纷心头一震,很是不敢置信。

居然有皇帝,接纳了他们鲁氏学派,并且还是真心实意,又给官职还给发展方针的。

圣君!不愧是后世都认可的天赐圣君!

【昭明元年,元年鲁氏的主要工作是在扶仙宫协助重山一起造纸炼铁,昭明二年,除了几个鲁氏子弟留在京城做官和在学宫修书,剩下的大批鲁氏子弟都随圣天子去了蜀地,挖井炼盐。

鲁氏先祖鲁大师曾受蜀地商人委托,让蜀地也能有自己的盐,只是他有生之年这个目标都没有实现,鲁氏子孙们却牢记他的嘱托,每一代都会有人入蜀,去找合适开凿的盐井,试验提炼出食盐的方法。

圣天子得知了鲁氏的目标,很是赞同。他不只想让蜀中百姓都能吃上盐,还想让天下百姓都无需为盐烦恼。

于是他亲自带着鲁氏子弟去蜀中,用鲁氏弟子们探索百年出来的深井技术,成功提取出了食用盐,让蜀地从一个需要在巴地买盐的地方,一跃成为高产又高品的井盐产地。

蜀地的打下的第一口深井,名叫念鲁井,就是为了感念鲁氏几代人为蜀盐的付出。

蜀地的雪花盐不止成为蜀地百姓的能负担起的廉价日常所需,还卖到了巴地丶汉中丶甚至是西南,成为蜀地收拢山民丶少民的重要工具,也是对西南诸越的贸易利器。】

远在蜀地的蜀人都听的如痴如醉。

他们现在只有少数大商人手里有盐井,盐井都不深,品质也有限,蜀民吃盐都还仰赖从巴地购买。

以后的蜀人,不止自己能吃便宜又质量好的雪花盐,还能往外卖,圣天子丶鲁氏子弟,大善人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