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们的目光缓缓看向第五婴,第五婴面不改色回望他们。
怎么着,我就是也不想搭理他,不行吗?
远在齐地的邹氏上下都齐齐皱眉,大家毫不犹豫,赶紧派一些人收拾收拾去洛阳。
这种能流传到两千多年后还在使用的好历法,绝对不能只让西琅琊来做,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东琅琊也要参与!
【好在圣天子和他们一拍即合,很是认可东琅琊天地自然的理论,他们聊日月星辰,聊天地万物,发现邹氏叔侄观星和数学能力都很不错后,直接就带人去了太史局,给人封了气象局的官。】
「这不对吧!」
凑在小白面前的西琅琊官员很是错愕。
「十三殿下,明明您就是能和天感应之人,为何您不认可我等西琅琊的学说,反而去支持那东琅琊!?」
你一路怎么被雨淋过来的,我们可都看在眼里。都和老天这么亲密了,结果你反而拥抱对家,这合理吗!?
小白:「……」
我是读过多少年书的人,天人感应这种的东西,就算是真的,但怎么可能拿它来治国啊!
【所谓气象局,就是圣天子计划以后在洛阳学宫专门培养人才,除了观星测历法,还观测记录风向丶温度丶云层,来做气象和重要灾害预警的。
要做到这点,大晋数得上的城市都需要气象局的人员,这海量的专业人才,光靠东琅琊和西琅琊都无法做到。
等后面大量邹氏子弟来洛阳,进入洛阳学宫,两个分道已久的琅琊学派会共同在学宫任教,教授数学丶天文丶历法丶气象的知识。
当然,在昭明五年,洛阳学宫正式开始招生教课后,东西琅琊不止教这些科学课,自己也要去上天子的课,什么气象丶地理丶天体物理,他们边学边教。
然后两边除了教这些科学课程,还都开了文科课程,都是哲学,东琅琊还是他们的天地自然哲学,西琅琊就是教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哲学,选修的学生算是五五开。】
别管什么课了,总之东西琅琊都听见了,他们只要肯去学宫教他们的观星丶数学技能,就能跟着天子学更不一般的课程,还能在学宫收学生教他们学派的核心理念。
虽说是要他们也教出自己的一身技能,但是问题不大,想进他们学派的,不能只会文科哲学,观星丶数学这些也是必备技能,这都不会的怎么好意思继续学他们的学派哲学呢!
听听,海量的人才,东西琅琊现有人才都不够,需要他们广开教学,挑出优中之优的学生,放到大晋各地。
这是什么,这是给他们琅琊学派的通天大道!
天啊,这么好的君主,真的是第五家能出来的?
就算是极其反西琅琊的东琅琊,这时候也不得不认为,有时候天也还是会有私的,无私的话,第五家哪来这么好的明君圣主!
方才还觉得他们很受重用的鲁氏都听得不得劲了,这给琅琊学派的路,也未免太广了吧!
太子倒是注意到了关键字眼,戳戳小白:「你以后居然也去学宫教书了,还是给琅琊学派的人教天文气象,我怎么不知道你还这么厉害呢,天体物理是什么?」
小白推开太子的手,眼睛一抽,没好气到:「大哥想学吗,我也可以教你。」
太子点头,确信了,「你现在就能教我了……果然我们小白生而知之,是上天送我们第五家的宝贝!」
求定猛地点头,很是认可。
小白没否认生而知之的话,都是自己上辈子刻苦学过的,重生都还记得,这就是生而知之。
倍感糟心的第五婴和心情复杂的百官:你要不要想一想,你的身份是太子的,不是这孩子亲爹!
【很多人也都会有疑问,为何圣天子这么一位可以做天人感应学说模板的君王,自己却主动摒弃天人感应。
说道这个,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天人感应着作,都是圣天子继位之后,西琅琊照着他为模板,紧急完善的,前期的天人感应学说还很粗浅,甚至逻辑很多都不对。
圣天子即位之后,他自己作为道德楷模,修身治国,毫无私心的管理大晋,让大晋有了四年风调雨顺,以后每年一个不一样的灾害,他也都能提前得知,做好防御,基本都在大晋可控范围之内。
后面更是几年闹点灾,就又来个一两年风调雨顺。
有了他,才有了完善的天人感应学说。】
一继位就能有四年风调雨顺,后面还灾害可控,经常就能全年无事。
史书可能有假,但不会在这种地方造假,何况除了史书还有各学派和个人的私书,以及地方记录。能被后人如此提及,这事绝对假不了。
这下别说后人了,大晋上下,听到这话的人无不目瞪口呆。
在齐地挑选来洛阳人选的邹氏深吸一口气,各个表情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