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虚拟世界雏形事业(第1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虚拟世界雏形事业(第1页)

接下来一个多月,许临更忙了。

之前他已经让郑鑫成把实验室和公司都搬了过来。

并且这实验室和许临的实验室也是挨着,所以更方便许临做实验研究。

另外,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增加到了一百。。。

雨滴敲打窗棂的节奏,像极了童年夏夜屋檐下的水珠。林知遥坐在洱海畔的小木屋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从湖底拾起的晶体。它不再发光,却仍带着一丝温热,仿佛还存活着某个陌生人最深的记忆碎片。窗外,山色空蒙,云雾缠绕树梢,如同七年前那个清晨??许星临最后一次站在石阵中央时的模样。

她没有再见过他,哪怕是在梦里。可每当风穿过竹林,她总觉得那是他在说话;每当孩子在村口唱起那首不成调的《摇篮曲?零号》,她都会停下脚步,闭上眼,听见某种超越语言的东西在体内轻轻震颤。

“老师。”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轻得几乎被雨声吞没。

林知遥睁开眼。是苏晚,那个曾在东京成为首位静语者的少女,如今已三十出头,眼神依旧清澈如初雪融水。她穿着粗布衣裳,肩头微湿,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手稿。

“我把它译完了。”苏晚走进来,将手稿放在桌上,“最后一章。”

林知遥凝视着封面上那行褪色的字:《共感原理与人类自由意志悖论》??作者:许星临。

这是他在消失前最后未完成的论文,残存在ERN核心服务器深处的一段加密数据。多年来,只有具备“共鸣基因”的人才能读取其中片段。而苏晚,作为第一个自发激活该基因的人,花了整整十二年,才终于拼凑出完整的逻辑链条。

林知遥没有立刻翻开。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篇学术著作,它是钥匙,是遗嘱,是通往所有“如果”之门的密码。

“他说了什么?”她低声问。

苏晚沉默片刻,道:“他说……真正的共感,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尊重距离。不是融合一切,而是允许断裂。我们以为理解是最高的善,其实不然??**看见他人无法被理解的部分,才是爱的起点。**”

林知遥心头一震。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缓缓切入记忆。她忽然想起七年前,许星临站在石阵中央,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要让痛苦变得有意义,但我不想让它成为唯一的真理。”

当时她不懂。现在她懂了。

共赎协议、静语者、断裂者、歧路节……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建造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重新拥有选择痛苦的权利。就像那间“孤独病房”,不是拒绝拯救,而是承认:有些人,必须独自走完一段路,才能真正归来。

“你知道吗?”苏晚望着窗外的雨,“昨天夜里,我又梦见了那个卢旺达老人。不是他的记忆,是我的。我在梦里对他说:‘对不起,我曾经想替你承担一切,但我忘了,你也曾希望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悲伤。’”

林知遥点点头。

她们都明白了。共感不是替代,不是吞噬,也不是救赎。它是桥梁,而非归宿。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地面微微颤抖,像是某种沉睡之物正在翻身。远处湖面泛起一圈圈金色涟漪,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缓慢,却更加深邃。

“又来了。”苏晚低声道。

林知遥起身走到门口,抬头望向天空。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斜洒下,照在湖心一处刚浮出水面的石台。那不是原来的石阵??它更小,更朴素,形状像一颗正在跳动的心脏。

渔民们后来描述说,那天正午,湖底升起三百六十五块石头,每一块都对应一年中的一天。它们自动排列成环形,中心凹陷处,静静躺着一块黑色水晶,表面刻着一行细小的文字:

>“此地只收留不愿被治愈的伤口。”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开始有人前来。他们不为朝圣,也不求解脱,只是带着自己从未示人的秘密,埋进石环周围的泥土里。有人放下一封未曾寄出的信,有人埋下一枚离婚判决书,还有一个男人,亲手烧掉了自己儿子的骨灰盒??因为那孩子死于一场他本可以阻止的车祸。

火光映红了湖面。那一夜,无数人坐在岸边,听着雨声与湖浪交织,谁也没有说话。

而在南极冰层下的倒金字塔中,那块悬浮水晶突然改变了脉冲频率。原本与《摇篮曲?零号》休止符同步的节奏,渐渐演变成一段全新的旋律??简单、稚嫩,像是幼儿第一次拨动琴键。

探险队虽已撤离,但监控系统仍记录下了接下来的画面:水晶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浮现出一个个模糊的身影。他们并非“另一个自己”,而是**那些本应存在却被现实抹去的生命**??流产的双胞胎、战乱中夭折的婴儿、因贫困放弃学业的孩子……

他们的脸庞透明如雾,嘴角却带着笑。其中一个小女孩走向镜头,伸手触碰玻璃般的屏障,留下一道湿润的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剑道通神
六道沉沦剑道通神
...
暗夜
轩胖儿暗夜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