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捉妖 > 第707章 镇国公回来了(第1页)

第707章 镇国公回来了(第1页)

可姜云也摸了摸下巴,因为他用法力探查过东方瑶的体质,的确是普通人类。

身上也并无妖气。

莫非,是蛇族的人搞错了?

还是说,是自己没能探查出来?

想着这些,姜云笑呵呵的说道:“常。。。

山雾如纱,缠绕着西南群山的脊骨。陆鸣踏过断崖间的浮石桥,每一步落下,脚下青苔便泛起微光,仿佛大地仍在回应他体内流淌的忆脉之息。灵狐悄无声息地随行于侧,四足不沾尘泥,雪白的尾尖扫过之处,枯草重绿,碎石归位??这是归墟之灵的后裔,血脉中承袭着记忆重塑的本能。

越往深处,空气越沉。不是因海拔,而是因“空”本身在此处凝成了实体。某些岩壁上留有刻痕,却是空白的;有些洞窟口挂着铜铃,摇动时却无音。这是“溯灭”的余毒,连石头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曾被雕刻、是否真出过声。

第三日黄昏,他们抵达孤崖之下。

那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形如断裂的琴柱,顶端隐约可见一座残破钟楼。钟未全铸成,只悬半枚,裂口朝东,正对初升月的位置。钟身布满蚀纹,细看竟是无数被抹去的名字在挣扎浮现,又不断崩解,如同溺水者的手指抓挠水面。

陆鸣仰头望着,忽然胸口一痛。

那不是肉体的伤,而是记忆的刺??这钟,他认得。

千年前,禹离尚未被定罪之时,曾在西南设“九问台”,以九口未鸣之钟镇守九州记忆命脉。每一钟皆由百姓自愿献名铸就,一人一名,一念一音。第九钟未成,因最后一城之人惧祸避名,无人敢应。禹离独坐崖顶七日,终以自身精魄为引,欲补完此钟。然而就在钟将成时,三清令下,天地共诛。禹离魂散之际,钟亦碎裂,坠入深渊,自此再无人知其所在。

而今,它竟在此复苏,且……正在呼唤。

“你听见了吗?”陆鸣低声问灵狐。

灵狐竖耳,轻啸一声。它的叫声本该清越,此刻却扭曲成一段断续旋律,正是《唤心曲》开篇第一句,只是每个音都像是从水中捞出,湿漉漉地滴着遗忘的浊液。

陆鸣闭目凝神,指尖抚过玉佩残片。刹那间,识海翻涌??

他看见禹离站在同一座崖上,披发赤足,双手捧着一块glowing的晶石,那是用千万人自愿交付的记忆凝结而成的核心。他说:“若名字终将被删,那就让声音替它活着。”于是他将自己的声音封入钟内,作为引魂之基。可就在最后一刻,一道灰影自天而降,手持“净魂令”,冷声道:“逆律者,不得存响。”

那一击未毁钟,却斩断了声音与记忆之间的桥梁。

从此,钟虽存,音已哑。

“所以……真正的《唤心曲》,从来就不在人间乐谱里。”陆鸣睁开眼,声音沙哑,“它一直在这里,在这口哑钟之中,等着有人把它重新‘听’回来。”

他踏上陡峭石阶。这些台阶并非人工所砌,而是历代试图登顶者的骸骨化成。有些人死于风雪,有些人亡于幻象,更多的人,是走到半途忽然忘了自己为何而来,转身走入迷雾,永不再返。

灵狐走在前头,口中吐出一缕银丝,缠绕在陆鸣手腕。那是归墟血脉的牵引,能护持神志不堕。

当他们终于登上崖顶,夜已深至极点。

天上无星,地下无灯,唯有那半钟静静悬挂,表面浮现出一行血字:

>“来者若有诚心,请以一忆换一音。”

陆鸣没有犹豫,盘膝坐下,将玉笛横置膝上,双手交叠覆于心口。

“我以我师罗方之忆,换第一音。”

话音落,识海骤开。

画面浮现:年轻时的陆鸣跪在雪中,面前是焚毁的师门藏书阁。火光映照出罗方面容,她肩披蓝纹斗篷,手中握着一本焦边残卷,眼神却明亮如星。“记住,”她说,“文字会烧,但人心若肯传,故事就不会死。”而后她转身走入烈焰,再未出来。

这一幕从未向任何人提起。那是他最深的痛,也是最不敢触碰的光。

随着回忆流出,空中渐渐凝聚出一个音符,清冽如冰泉击石,缓缓飞向钟裂处,嵌入其中。嗡??一声极轻震颤,钟体微亮。

“我以拾忆童阿禾之忆,换第二音。”

他又启心门。

那个总在驿站门口等父亲回家的小女孩,抱着破旧布偶,在风沙中唱着走调的歌。她不知道父亲早已死于送信途中,尸体埋在三百里外的沙丘下。但她坚持每夜唱歌,说“爹说过,只要听见声音,就能找到路”。直到某天清晨,人们发现她蜷缩在门槛上,唇角含笑,已然气绝。手中紧攥的,是一封从未寄出的家书。

音符再现,金芒流转,落入钟隙。

一音一忆,一忆一人。

他唤出江南女匠林氏临终前雕完最后一片屋檐时颤抖的手;唤出战乱兄妹陈大郎背着小娥穿越火线时踩断的草鞋;唤出老兵张怀安被贬为民后仍偷偷抄录民谣的竹简……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他曾亲耳听过、亲眼见证、亲手记录下的真实。

九音已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