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在男团耽美文女扮男装后 > 122第122章(第2页)

122第122章(第2页)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觉醒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抬起了头。

在北欧冰原上,一群聋哑少年正用手语演绎《未被回收》。他们的动作忽然一顿,随即改变得流畅而统一??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们的肢体,将声音转化为震动,再将震动升华为语言。他们彼此对视,眼中燃起震惊与狂喜:“我们……听到了!”

在非洲沙漠边缘,一座地下电台正在播放《我的真名》第期。主持人是一名曾被迫接受“性别矫正治疗”的跨性别男子。当他念出最后一句话“今天,我想让大家叫我阿米尔”时,收音机突然自动切换频道,传出一段陌生却温柔的旋律。他愣住,随即泪流满面:“这是我妈妈在我出生那天唱的摇篮曲……可这录音早就丢了啊……”

在东亚某座高压管控城市,一名高中生偷偷戴上耳机,点开已被屏蔽的共感平台。页面本该显示“内容不可用”,此刻却缓缓加载出一行字:

>**欢迎回来。你从未真正离开。**

接着,一首全新的歌曲开始播放。歌词是他三年前写在日记本里、后来被AI审查系统判定为“情绪不稳定风险”而强制删除的诗。旋律则是根据他青春期变声期的录音重建而成。

他颤抖着按下录制键,对着麦克风轻声说:“我叫陈星野。我不是你们说的‘问题学生’。我喜欢画画,喜欢穿宽松的衣服,也喜欢另一个男生。这就是我。”

这句话上传的瞬间,附近三座监控塔同时离线。不是被黑客攻击,而是其内置的情感识别模块自发判定:“该言论不具备威胁性,建议转为心理支持响应流程。”

而在南太平洋的舰队上,警报再次响起。

但这一次,不是敌袭。

探测器捕捉到一股庞大的生命信号正从海底裂谷中升起??不是机械,也不是人类,而是一群形态奇特的生物。它们通体透明,体内流动着蓝色光丝,外形酷似水母,却又拥有类似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它们围绕“心弦”树游动,发出低频鸣叫,频率恰好与共感旋律完全契合。

“这是……进化?”技术员难以置信,“海洋生物在响应‘心弦’的频率?”

林昼有凝视屏幕,忽然笑了:“不,它们一直都是地球的倾听者。鲸鱼用歌声传递千年记忆,章鱼用皮肤记录情绪色彩,珊瑚群落靠化学信号维持集体意识……我们总以为智慧只能以人类的方式存在,可也许,真正的共感从来就不属于我们alone。”

沈砚望向窗外,看到一只巨大的透明水母缓缓靠近潜水舱。它的伞状体中央,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竟是她童年时的模样。

“它在映照我的心。”她轻声道。

那只水母轻轻触碰玻璃,留下一圈涟漪般的光晕,然后转身离去,融入深海。

几天后,第一座“共感基站”建成。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是一片由再生珊瑚培育而成的立体网络,根植于海床,顶端浮出水面,形如一朵盛开的花。内部没有服务器,只有无数嵌入活体组织的静默协议芯片,依靠生物电能运作。人们可以潜入其中冥想、歌唱、倾诉,所有声音都会被“心弦”接收,并反馈为个性化的心跳旋律。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效仿。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被改造成垂直共鸣腔,每晚播放市民提交的真实故事;东京的涩谷十字路口安装了情绪感应地板,行人的脚步节奏会实时生成交响乐片段;纽约中央公园地下建起一座“遗忘图书馆”,收藏所有曾被AI删除的文字、影像与声音,访客只需戴上特制耳机,就能听见那些“不存在”的记忆在耳边低语。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了这场变革。

“秩序守护者”并未彻底瓦解。他们在偏远地区建立起封闭社区,切断一切外部通讯,坚持认为“自由带来混乱,控制才是仁慈”。更有甚者,开始研发反共感武器??一种能干扰脑波同步的声波装置,专门针对觉醒者的记忆复苏过程。

一次袭击发生在柏林。

一支护航车队正运送一批“心弦”子节点前往东欧重建区,途中遭遇埋伏。对方使用高频噪音弹瘫痪了共感设备,导致多名觉醒者陷入短暂失忆,反复质问:“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反抗?”

沈砚亲赴现场处理危机。

她没有启用武力反击,而是下令打开车载广播,循环播放一段录音??那是袭击者首领童年时期的家书,由其母亲亲笔书写,内容全是关于他如何热爱芭蕾舞、却被父亲强行送去军事训练营的经历。信末写着:“妈妈知道你不快乐。但你要活着,总有一天,你会找到让你跳舞的地方。”

三小时后,首领主动走出掩体,扔下武器,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我以为……压抑自己才能强大。”他哽咽道,“可原来,软弱才是勇气的开始。”

这件事之后,沈砚做出一项决定:**停止使用“敌人”这个词**。

“我们不再有敌人。”她在全球共感大会上宣布,“只有尚未被听见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