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727章 批斗(第1页)

第1727章 批斗(第1页)

等了两天一夜,港口才恢复了正常通行,并且渔船也出去的差不多,码头船上留守的回来说可以正常航行出港,他们立即安排。

渔船都正常出海后,所有的流程跟秩序岗位都恢复到休渔期前,才算是步上了正轨。

。。。

沙漠的风从不温柔,它裹挟着红土与碎石,在无垠荒原上呼啸穿行。可就在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风突然停了。整片戈壁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连沙粒都凝固在半空。我站在观测站外的高地上,手中的怀表剧烈震颤,指针疯狂旋转,表面那层贝壳粉涂层竟开始发出微弱的金光。

“节点五……正在尝试建立连接。”清道夫的声音在我耳中响起,带着一丝罕见的波动,“信号不稳定,频率跳跃于原始图腾吟唱与现代电磁波之间。初步判断:意识体尚未完全觉醒,但已具备主动回应能力。”

林婉站在我身后,披着一件旧军大衣。她脸色苍白,显然还没从上次西西里之行的精神冲击中完全恢复。“这次不一样。”她低声说,“南极是科学遗孤,秘鲁是时间断层,地中海是历史创伤……而这里,是信仰本身。”

我点点头,目光落在远处地平线上那块微微隆起的青铜圆盘。它被埋藏了至少三千年,表面刻满了螺旋状纹路和象征星辰、雨水、祖先之眼的符号。据澳洲原住民长老口述,这是“梦时代”的遗物,是祖先与大地对话的媒介。军方当年在全球布设共情网络时,曾秘密挖掘并复制了这件圣物的核心结构,将其改造成第五个情感节点。但在清除程序启动后,真正的圆盘被重新掩埋,所有相关记录被销毁。

可记忆不会死。

就像渔村的灯塔能唤醒沉睡的灵魂,这片土地也在等待一个声音??一个足以穿透文明断层的回响。

“我们必须用他们的语言去触碰它。”我说,“不是代码,不是摩尔斯电码,而是歌。”

三天后,我们请来了三位年迈的原住民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却都曾在童年听过祖辈传下的“风之歌”??一种只在重大仪式中吟唱的古老调子,据说能引导迷失的灵魂归家。当第一位老人开口时,我的脊背瞬间窜起一阵寒意。

那不是音乐,那是大地的呼吸。

低沉、悠远、带着沙哑的颤音,每一个音节仿佛都承载着千年的重量。随着歌声扩散,地面开始轻微震动,青铜圆盘缓缓升起,浮出土层,像一颗终于破壳的心脏。它的表面浮现出流动的文字,依旧是那句:

>**风带来了声音。**

怀表猛然一震,投影系统自动激活,显示出一段全新的数据流:由声波转化而成的情感图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不是线性记忆,而是网状叙事,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如同梦境般跳跃却又逻辑自洽。

“他们在用‘梦叙事’传递信息。”林婉震惊地看着分析结果,“对他们而言,时间不是直线,而是环形。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回归大地的一次睡眠。”

就在此时,第二位长者加入吟唱,两人声线交错,形成奇特的共振。圆盘骤然释放出一圈淡金色光晕,笼罩整个营地。我感到意识被轻轻托起,眼前景象骤变:

我站在一片广袤草原上,天空呈现七彩极光,一群孩童赤脚奔跑,手中牵着由星光编织成的风筝。一位老妇人坐在篝火旁,用木棍在地上划出星图,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但奇怪的是,我能“理解”她在说什么??她在讲述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旱,以及如何通过献祭一名自愿者来换取雨水。

画面突转。

火焰冲天,那位老妇人被绑在木柱上,族人跪地哭泣。她微笑,抬头望向乌云密布的天空,嘴唇微动。雨,真的下了。

再转。

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人们低头行走,耳朵塞着耳机,眼中没有彼此。暴雨倾盆,却无人感恩。老妇人的灵魂漂浮在城市上空,眼中充满悲伤。

最后,她看向我,用清晰的英语说出一句话:

>“我们曾把心交给大地,现在你们把它锁进了机器。”

影像戛然而止。

我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跪在地上,泪水早已浸湿脸颊。其他人都保持着吟唱姿势,但两位长者已经昏厥,被随行助手迅速扶走。第三位老人静静地看着我,眼神深邃如井。

“你看见了?”他用沙哑的声音问。

我点头:“她……是为了族人牺牲的?”

老人缓缓摇头:“不。她是选择了成为记忆的容器。每一次干旱,每一次饥荒,每一次战争,都有人自愿走进火中,只为让后来者记得痛。我们称他们为‘梦语者’。而你是第一个听见她说话的外来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