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俗仙 > 320金丹第二关封丹蜕火(第2页)

320金丹第二关封丹蜕火(第2页)

西域边关,黄沙漫天。一座新建的盲童学堂静静伫立在戈壁边缘。墙体由回收的旧课本压制烧结而成,屋顶铺满太阳能盲文板,能将阳光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字信号。教室中央,一棵奇特的树正在生长??茎干笔直如尺,叶片方形带脉络,叶面篆纹随季节变换内容。人们称它为“我树二代?朔”。

此时,树下围坐着十余名孩子,皆目不能视,却神情专注。他们的小手抚过树叶,口中轻轻诵读:

>“一横是天,一竖是地,

>一点是我,落在人间。”

主持课程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左眼蒙纱,右腿装着木制假肢。她是当年那个在战火废墟中补全“能写”的残疾少年,如今已是西北七省触音教育总教习。她的名字早已无人提起,但学生们都叫她“阿先生”。

课至中途,忽有驿马疾驰而来,送来一封加盖三重火漆的急件。拆开一看,竟是长安宫中密诏:皇帝病危,临终前唯一遗愿??听一遍《双轨识字法》第一章。

阿先生沉默良久,起身走入后堂。片刻后,她捧出一块古老的触音板,表面布满细密划痕,边缘已有磨损。这是当年沙暴中风所写的那一段,已被她珍藏多年。

她将板置于讲台中央,召集所有学生围坐一圈。

“今天不上新课。”她说,“我们来教一位老人认第一个字。”

孩子们点头,纷纷伸出小手,轻轻覆在触音板上。阿先生深吸一口气,开始逐字解读:

>“天地初开,字生其中。

>一画分阴阳,二画定东西……”

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教室中回荡。每读一字,窗外的“我树二代?朔”便轻轻摇曳,一片叶子悄然翻转,显出对应篆纹。更有奇者,随着诵读持续,空气中竟泛起细微涟漪,如同水波扩散,一路向东南方向传递而去。

三日后,长安皇宫。

垂死的帝王躺在龙床上,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太医束手,群臣垂泪。忽然,值夜太监惊呼:“陛下!窗纸上有字!”

众人望去,只见南窗糊纸之上,竟浮现一行湿润墨迹,缓缓流动,正是《双轨识字法》第一章首段。更不可思议的是,那字迹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某种节奏微微起伏,仿佛被人一笔一划正在书写。

皇帝枯槁的手指忽然颤动,艰难抬起,指向窗纸。

“听见了……”他喃喃道,“他们在教……”

话音落下,嘴角竟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气息断绝,魂归长夜。

次日清晨,全国三百六十州县,几乎同时上报异象:盲校墙角钻出嫩苗,书院井底浮现墨莲,甚至连被焚毁的藏书楼废墟中,也有碳化书页自行重组,拼出残章断句。

而那位阿先生,并不知晓这些。她仍在戈壁中的学堂里,握着一个六岁盲童的手,一笔一划,在沙盘上写下:

>“人。”

孩子咧嘴笑了:“老师,这个字,是不是就像两个人靠在一起?”

阿先生也笑了:“是啊。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们靠着,就不怕黑。”

***

又三十年。

东海深处,一座人工浮岛建成,名为“字舟”。这是全球首个专为语言障碍儿童设立的康复中心,采用“俗仙计划”研发的声纹共振疗法。岛上建筑皆以可发声材料构筑,墙壁能记录语音,地板可传导振动,连海浪都被引导成特定频率,形成天然的“字浪阵”。

这日傍晚,夕阳熔金,海面平静如镜。一群孩子在导师带领下进行每日必修的“写字冥想”。他们赤脚站在特制平台上,双手高举,随导师口令做出不同手势。每当完成一组动作,海水便会因共振泛起奇异波纹,组成巨大的汉字,持续数分钟才缓缓消散。

今日所写的,是“信”字。

最后一笔落下时,天空忽然阴沉。气象卫星显示,方圆千里并无云团,可这片海域上空却凝聚出一团铅灰色雾霭,形状酷似一支倒悬的毛笔。

孩子们吓得躲入导师怀中。唯有领队的老学者仰头观望,眼中含泪。

他知道这是什么。

五十年前,他曾参与发掘祁连山遗址,在青铜门最深处发现一块残简,上书一段预言:

>“墨尽时,笔升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